文章目录

白酒凛冬已至?且慢,舍得酒业的逆袭剧本
2025年中场战事:白酒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2025年,白酒行业的气氛如同梅雨季的江南,湿冷而压抑。政策的指挥棒挥舞不停,消费者的口味变得比川剧变脸还快,存量市场里,各大酒厂如同困兽之斗,你死我活。有人说,这是白酒行业的“至暗时刻”,寒冬腊月,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然而,就在这片哀鸿遍野之中,总有一些不信邪的玩家,试图改写剧本。
茅台亮剑:一枝独秀不是春?
首先跳出来的是茅台。作为白酒界的“老大哥”,茅台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一句“茅台酒、酱香酒均已完成上半年既定经营任务”,简直如同在冰面上凿开了一个洞,让大家看到了那么一丝喘息的机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茅台的“一枝独秀”,真的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春天吗? 还是只是大佬的自我安慰? 毕竟,茅台的定价权和品牌影响力,是其他酒厂难以企及的。更何况,茅台的业绩再好,也改变不了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
舍得酒业:营销铁军的新长征
就在大家还在讨论茅台的“一枝独秀”时,舍得酒业也开始了自己的动作。一场名为“营销系统新财年启动会”的大戏,在7月14日正式上演。这场会议,与其说是总结过去,不如说是吹响了下半年反攻的号角。舍得酒业似乎想告诉大家:凛冬将至?不存在的!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蒲吉洲的长期主义:情怀还是战略?
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在会上的一番讲话,颇有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味道。什么“践行长期主义”、“敢于创新破局”,听起来慷慨激昂,但仔细一琢磨,又似乎有些虚无缥缈。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长期主义”真的适用吗? 还是只是给团队打鸡血的一种方式? 当然,如果蒲吉洲真的能把“长期主义”贯彻到底,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是,有多少企业能真正做到“不为眼前利益妥协”?
唐珲的变局:低度潮饮能拯救白酒吗?
相比于蒲吉洲的“高屋建瓴”,舍得酒业总裁唐珲的讲话则显得更加务实。一句“深化‘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组织力’,积极求变”,简直就是给舍得酒业开出了一剂药方。而这剂药方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酒体创新,打造低度潮饮产品”这一条。 在白酒行业一片“高端化”、“酱香化”的浪潮中, 舍得酒业却反其道而行之, 试图用“低度潮饮”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这种做法, 到底是 “弯道超车”,还是 “自寻死路”? 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 舍得酒业的这一步棋, 走得非常大胆。
知情人士爆料:舍得酒业的三大增长神话
正当外界对舍得酒业的未来充满疑问时,一位“知情人士”跳出来爆料, 称舍得酒业在2025上半年实现了“三大增长”:电商销售大幅增长,宴席、C端团购大增,省外核心市场以及省内市场动销超目标完成。这“三大增长”, 听起来确实很诱人。但问题是, 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舍得酒业是否真的像这位“知情人士”所说的那样, 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 在商言商,数据往往是最好的烟雾弹。
产品矩阵与营销创新:舍得酒业的增长密码
如果说“三大增长”还只是“传说”,那么舍得酒业在产品矩阵和营销创新上的努力,则是实实在在的。 舍得酒业构建了“覆盖消费者多元需求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试图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 舍得酒业还借势《舍得智慧人物》第七季热播, 创新营销打法, 强化品效协同。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做法, 确实为舍得酒业带来了不少增长。 但问题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舍得酒业的营销创新, 真的能打动消费者吗? 还是只是 “花拳绣腿”, 中看不中用?
机构背书:舍得酒业的价值几何?
除了自身的努力, 舍得酒业还得到了多家机构的认可。 华鑫证券、国金证券等13家券商机构给予舍得酒业“买入”评级。 此外, 浙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等机构预测, 舍得酒业Q2将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对舍得酒业2025上半年业绩表示看好。 机构的背书, 无疑为舍得酒业增添了不少底气。 但问题是, 机构的预测, 真的靠谱吗? 历史上, 被机构“打脸”的案例还少吗? 投资者在看待机构评级时, 还是要保持一份清醒。
拐点已至?舍得酒业的下半年猜想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调整之后, 舍得酒业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下半年挑战的准备。 强化品牌建设、 聚焦核心市场、 深化渠道布局、 优化产品结构…… 舍得酒业的这一系列动作, 都在指向一个目标: 逆势增长。 随着市场回暖, 叠加下半年中秋国庆传统旺季的到来, 舍得酒业全年业绩确定性强, 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但问题是, 白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舍得酒业真的能在下半年 “一飞冲天”吗? 还是会继续在“深水区” 挣扎?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