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寧德時代狙擊海辰儲能上市:儲能巨頭的新仇舊恨與市場角力

儲能界宮鬥?寧德時代狙擊海辰儲能上市,一場新仇舊恨的算計!

上市前夕的陰影:寧德時代的重拳出擊

正當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辰儲能)雄心勃勃地準備在香港交易所敲鐘上市,邁向事業的巔峰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正在醞釀。這場風暴的中心,是那個在全球鋰電池產業呼風喚雨的巨擘——寧德時代(300750.SZ;03750.HK),人稱「寧王」。

寧德時代一紙訴狀,將海辰儲能告上了法庭,案由是不正當競爭。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在資本市場,特別是在上市的關鍵時刻,任何負面消息都可能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最終壓垮一家公司的上市夢。更何況,這次的對手是寧德時代,一個市值數千億,掌握著產業話語權的超級巨頭。

根據天眼查的資料顯示,寧德時代這次的起訴對象可不少,除了海辰儲能公司本身,還包括了L某某、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廈門誠博旺諮詢管理有限公司、W某某(海辰儲能創始人吳祖鈺)、珠海市海辰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安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8名被告。這陣仗,擺明了就是要給海辰儲能一個下馬威。

案件已於2025年6月25日立案,並定於8月12日開庭。不到一個月就要對簿公堂,這起訴訟案立刻引發了業界的高度關注。一位是全球鋰電池的龍頭老大,今年前五個月,寧德時代的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高達152.7GWh,市佔率更是提升至38.1%,穩坐全球第一的寶座。另一位則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創始人曾在寧德時代工作多年,如今帶著海辰儲能準備在港股市場大展拳腳。這究竟是寧德時代不容挑戰,趁機狙擊?還是海辰儲能在競爭中確實存在問題,被對手抓住了把柄?背後的故事,恐怕比連續劇還要精彩!

昔日同門,今日仇敵:恩怨情仇的起點

吳祖鈺的華麗轉身:從寧德時代工程師到儲能新貴

故事要從吳祖鈺說起,這位海辰儲能的靈魂人物,可不是什麼空降部隊。他可是正兒八經從寧德時代走出來的。2011年,吳祖鈺從福州大學化工專業碩士畢業後,就加入了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擔任工程師。要知道,那時候的寧德時代還沒像現在這樣如日中天,吳祖鈺算是見證了它從一家小公司一步步成長為行業巨擘的。

身為工程師的吳祖鈺,在寧德時代也並非默默無聞。他在鋰電池技術突破上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隨便在專利網站上一搜,就能看到2015年,吳祖鈺作為第一專利發明人,為寧德時代申請了鋰離子電池極片的鋰粉處理系統。還有2018年,他又以第一發明人的身份,申報了集流體、極片、電池及集流體製作方法。這些專利,可都是實打實的技術成果。

不過,從履歷上來看,吳祖鈺在寧德時代一直都是工程師,並未進入核心管理層。雖然2018年他曾作為技術骨幹,成為寧德時代授予期權的195名中層管理人員之一,但這也僅僅是期權而已,並未真正掌握公司的大權。這或許也為他日後的出走埋下了伏筆。

2019年2月,吳祖鈺離開了寧德時代。短短10個月之後,海辰儲能就宣告誕生了。五年多的時間,海辰儲能從無到有,迅速崛起,如今更要衝擊港股市場。這速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寧德時代的技術版圖擴張與人才流失焦慮

吳祖鈺的離開,以及海辰儲能的崛起,對於寧德時代來說,無疑是一種刺激。你想想,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帶著技術和經驗,跑到競爭對手那裡去了,換了誰心裡都會不舒服。更何況,海辰儲能還不止吳祖鈺一個人來自寧德時代。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海辰儲能的多位高管都曾在寧德時代任職,包括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龐文傑,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及全球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易梓琦等。甚至連董事會的4位執行董事中,只有一位沒有來自寧德時代。這簡直就是一個「寧德時代同學會」!

寧德時代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的同時,似乎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焦慮。這也難怪,畢竟在快速發展的行業裡,人才永遠是最寶貴的資源。如何留住人才,防止競爭對手挖角,也成為寧德時代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

競業協議的羅生門:百萬違約金背後的真相

海辰儲能的崛起之路:挖角風波與技術爭議

早在這次訴訟之前,寧德時代就已經與海辰儲能,以及吳祖鈺本人交手過了。這場交手,就圍繞著一紙競業協議展開,而核心人物,則是一位名叫張敏的工程師。2023年11月,中國庭審公開網公示了一件涉及寧德時代的競業限制糾紛案,原告是原寧德時代資深電芯系統工程師張敏,而被告則是寧德時代,訴訟請求是法院判決張敏無需向寧德時代支付高達100萬元的違約金。

張敏在2021年底從寧德時代離職後,加入了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從事電化學儲能與器件相關研究。而巧合的是,早在2020年6月,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就與海辰儲能簽訂了合作協議,為海辰儲能提供引才、育才、研發等服務。這其中的關聯,讓人不得不產生聯想。

根據公開庭審錄像顯示,寧德時代方面掌握了確鑿的證據,拍攝到張敏曾多次佩戴海辰儲能的工牌,自由進出海辰儲能的廠區。寧德時代因此認定,張敏在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工作期間,實際上是為海辰儲能提供服務,嚴重違反了競業限制義務,因此要求其支付100萬元的巨額違約金。

這起案件,表面上是寧德時代與張敏之間的糾紛,實際上卻指向了海辰儲能。寧德時代的代理律師在庭審中更是毫不客氣地指出,海辰儲能創始人吳祖鈺「不僅自己違反競業限制協議,還利用其在寧德時代的工作經驗及人脈關係,大量挖角寧德時代的核心技術人才,短短兩年時間就迅速搶佔儲能市場,對寧德時代造成的損失早已不可估量,不是區區100萬足以彌補的。」這番話,可謂是火藥味十足!

寧德時代的反擊:維權還是壟斷?

最終,仲裁委裁決吳祖鈺向寧德時代支付100萬元的違約金。而吳祖鈺也選擇了息事寧人,在2023年9月,通過其妻子林秀華,向寧德時代支付了這筆錢。這場風波,看似告一段落,但實際上,卻是寧德時代與海辰儲能之間矛盾激化的開端。

從天眼查的資料來看,截至2024年7月14日,海辰儲能共有7個司法案件,其中71.43%的案件身份為被告。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海辰儲能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少法律風險。而這次寧德時代再次出手,更是讓海辰儲能的處境雪上加霜。

寧德時代的一系列動作,究竟是正當的維護自身權益,還是利用其市場地位,打壓競爭對手?這或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儲能這個充滿潛力的市場上,競爭已經變得異常激烈。而寧德時代與海辰儲能之間的恩怨情仇,也將持續上演。

資本市場的角力:寧德時代的全球擴張與海辰儲能的上市豪賭

寧德時代的A+H股佈局:財大氣粗的全球擴張

寧德時代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簡直可以用「眼花撩亂」來形容。它不僅在A股市場穩坐龍頭地位,還迅速完成了A+H股的雙重佈局。2025年5月20日,寧德時代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格為263港元/股,與A股價格基本持平,全球發售1.56億股(超額配售權已行使),募集規模約53億美元。這手筆,真是大手筆!

有了這筆巨額資金,寧德時代在全球擴張的步伐也更加堅定了。截至2024年7月14日,寧德時代港股收報於374港元/股,近兩個月的走勢相當不錯。交銀國際指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寧德時代的貨幣資金高達3213億元人民幣,現金儲備充足。「我們認為公司港股募資主要目的是提升海外知名度並推動海外市場拓展,募資所得的90%將投向匈牙利項目一期及二期建設。目前寧德時代在海外投建了3座生產基地,分別位於德國、匈牙利、西班牙,其中德國工廠已經投入運營,並已經開始盈利,匈牙利工廠一期預計於2025年投產,該工廠整體成本較德國工廠更低,預計投產後有助公司在歐洲實現本地化供應。」

手握巨額資金,又積極進行市場佈局,同時還不忘通過法律手段來影響競爭對手,寧德時代可謂是全方位作戰。它的目標,顯然不僅僅是鞏固現有的市場地位,而是要成為全球儲能市場的絕對霸主。

海辰儲能的上市之路:豪華中介團隊與財務風險

相比之下,海辰儲能的上市之路就顯得有些艱辛了。為了這次IPO,海辰儲能也組建了豪華的中介團隊,聯席保薦人分別為華泰國際、中信證券、農銀國際以及中銀國際。這些都是業內頂尖的投行,可見海辰儲能對這次上市的重視程度。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2年-2024年,海辰儲能的營收分別為36.15億元、102.02億元和129.17億元;毛利分別為4.1億元、12.38億元和23.0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1.3%、12.1%和17.9%;淨利潤分別為-17.77億元、-19.75億元和2.87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1.05億元、-2.25億元和3.18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49.2%、-19.4%和2.2%。

雖然營收和毛利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但前兩年的巨額虧損,也暴露了海辰儲能的財務風險。直到2024年,海辰儲能才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淨利潤率仍然偏低。這也意味著,海辰儲能的盈利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這次IPO,海辰儲能計劃募資主要用於提升儲能電池產能以解決下游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研發;搭建全球銷售與服務網絡,以支持海外擴張戰略;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簡單來說,就是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加強研發投入,並拓展海外市場。但面對寧德時代這樣的強勁對手,海辰儲能的上市之路,充滿了挑戰。

儲能市場的未來:誰能笑到最後?

寧德時代與海辰儲能的官司糾紛,最終哪一方將取得勝利?這恐怕還需要較長時間來等待。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結果如何,這場訴訟都將對儲能市場的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市場上,誰能笑到最後,還充滿了變數。

陰謀論猜想:這場訴訟的真正目的?

阻擊上市?還是敲山震虎?

明面上看,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是因為不正當競爭,但背後隱藏的,或許是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一個合理的猜測是:寧德時代真正的目的,並非是要徹底擊垮海辰儲能,而是要阻擊其上市進程,或者至少是給海辰儲能一個下馬威,讓其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大打折扣。

畢竟,一旦海辰儲能成功上市,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就有可能對寧德時代的市場地位構成更大的威脅。而通過一場訴訟,就能夠讓監管機構對海辰儲能的經營狀況產生疑慮,從而延緩其上市進程,甚至直接導致上市失敗。這對於寧德時代來說,無疑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當然,也不排除寧德時代是想通過這次訴訟,給整個儲能行業敲響警鐘,警告其他潛在的競爭對手:不要輕易挑戰我的霸主地位!這種「敲山震虎」的做法,在商業競爭中也並不少見。

儲能產業鏈的洗牌:巨頭的生存遊戲

無論寧德時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這場訴訟都無疑加速了儲能產業鏈的洗牌。在新能源革命的大潮下,儲能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同時,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市場中,巨頭們的生存遊戲,充滿了算計和陰謀。

寧德時代作為行業龍頭,自然不希望看到有新的競爭者崛起,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而海辰儲能等新興企業,則希望能夠打破壟斷,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這場博弈,不僅僅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資本、技術和人才的較量。

最終,誰能夠在這個市場上站穩腳跟,誰又將被淘汰出局?時間會給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儲能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殘酷和激烈。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