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債權人困境:賠償曙光隱藏司法管轄區限制
文章目录

FTX債權人的血淚史:看似曙光,實則深淵?
曾經風光無限的FTX交易所,如今只剩下一地雞毛。對於那些將血汗錢投入其中的債權人來說,這場噩夢似乎永無止境。起初,破產重組的消息傳來,大家還抱有一絲希望,期待著能夠拿回部分損失。接著,一紙看似慷慨的賠償方案橫空出世,彷彿黑暗中出現了一線曙光。然而,當仔細研究這份方案的細節時,人們才發現,這道光芒背後,隱藏著更加深不見底的深淵。
遲來的正義?FTX債權賠償方案詳解
根據Odaily星球日報的報導,FTX債權人代表Sunil在7月1日發文更新了債權賠償情況,乍看之下,這份方案似乎還算合理:
- 小額債權人優先賠付: 金額小於 5 萬美元的用戶,預計在2025 年 2 月 18 日就能獲得120%的賠付。這意味著,他們不僅能拿回本金,還能額外獲得20%的利息(雖然這利息來的有點諷刺)。
- 大額債權人分批賠付: 金額超過 5 萬美元的用戶,則需要等到 2025 年 5 月 30 日才能獲得 72.5% 的賠付。剩下的 27.5% 則要等到 2026 年 10 月、12 月以及 2027 年才能陸續到手。不過,最終他們也能實現 100% 賠付。
此外,根據賠付情況,FTX 債權人在申請賠付後,其利息率約在 40-80% 之間。這個數字看起來相當誘人,但對於那些被長期套牢、精神飽受折磨的債權人來說,這些數字真的能彌補他們所受的創傷嗎?更何況,這一切還只是“預計”,未來是否會出現變數,誰也無法保證。畢竟,FTX的故事,充滿了太多的“意想不到”。
看似美好的承諾背後:暗藏殺機的司法管轄區限制
正當債權人們稍稍鬆一口氣,準備迎接那姍姍來遲的賠償時,FTX 又給他們上了一課,讓他們明白什麼叫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一次,FTX揮舞起了一把名為「司法管轄區限制」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劍指包括中國在內的49個司法管轄區的債權人。
一紙聲明,幾家歡樂幾家愁?
7月4日,FTX債權人代表Sunil在X平台(原Twitter)發文表示,這些受限地區的債權人可能會失去索賠權。這句話聽起來輕描淡寫,但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風暴。根據估算,這些受限地區債權人的索賠資金占FTX總賠付資產的5%,約價值8.25億美元(以165億美元總賠付資產計算)。
看到這張圖,相信不少人都倒吸一口涼氣。這份名單上的國家和地區,很多都是加密貨幣發展的熱土,也聚集了大量的FTX用戶。如今,他們卻面臨著血本無歸的風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中國債權人的噩夢:82%索賠恐將化為泡影?
更令人震驚的是,在這8.25億美元的索賠資金中,有高達82%屬於中國債權人,索賠資產價值約6.765億美元!這意味著,如果FTX的限制政策生效,數以萬計的中國投資者將血本無歸。要知道,在中國大陸,加密貨幣交易一直處於灰色地帶,FTX事件無疑給了他們當頭一棒。本想藉著加密貨幣實現財富自由,沒想到卻落得如此下場,真是情何以堪?
Sunil表示,FTX將徵求法律意見,向受限制的外國司法管轄區進行分配。但如果確定用戶屬於受限制的地區,其索賠將存在爭議。用戶有45天的時間提出異議,但如果問題無法解決,他們將徹底喪失分配權益,其賠付份額將被沒收並返回FTX清算信託,用於分配給其他國家地區的合法債權人。這簡直就是明搶!
用戶的怒吼與反擊:一場註定艱辛的維權之路
面對FTX如此蠻橫的做法,受害用戶的怒火再也無法抑制。多年等待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任誰也無法接受。畢竟,這不僅僅是金錢的損失,更是對信任的踐踏,對希望的破滅。沉默,只會讓不公更加猖獗。
是忍氣吞聲,還是奮起反抗?
用戶@zhetengji 在社交媒體上怒吼,表示已經聯繫了紐約的律師,並呼籲更多人採取行動。他的話語充滿了憤慨與不甘:「我一定會採取行動,並在每個階段提出異議。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挺身而出。我們不能只是坐等——這絕對是不合理的!雖然中國大陸不支持加密貨幣交易,但中國大陸居民被允許持有加密貨幣。法律承認虛擬貨幣的商品屬性。索賠流程使用美元進行結算。儘管外匯管制限制了中國大陸居民每年可以收到的美元金額,但他們被允許在國外持有美元。」
這段話擲地有聲,代表了無數中國債權人的心聲。儘管維權之路充滿了艱辛與未知,但他們不願坐以待斃,而是選擇奮起反抗,捍衛自己的權益。然而,維權並非易事,跨國訴訟更是難上加難。面對FTX這個龐然大物,這些個人投資者真的有勝算嗎?
法律的迷霧:成本與收益的權衡
採用法律手段維權,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成本與收益。對於在FTX蒙受幾十上百萬美元損失的大債權人而言,或許聘請律師、跨國訴訟的成本還在可承受範圍內,一旦勝訴,所能追回的損失也相對可觀。但對於那些金額小於 5 萬美元的用戶來說,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索賠資金與採用法律途徑所耗費的資金和時間精力相比,可能根本不划算。難道真的要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錢流入他人口袋嗎?這種無力感,才是最讓人沮喪的。
債權出售:斷臂求生,還是飲鴆止渴?
當法律途徑變得遙不可及,時間成本又難以承受時,債權出售似乎成了擺在FTX債權人面前的一條「捷徑」。与其漫長等待,不知何時才能到來的全額賠付,不如忍痛割愛,將債權以一定的折扣價出售,換取部分現金回流。這看似是無奈之下的選擇,但背後卻隱藏著更多的考量。
第三方平台的生存之道:鏈家模式能否拯救FTX債權人?
實際上,市場上已經湧現出許多為FTX債權人提供債權出售服務的第三方平台,如RootData、claims market、ftxcreditor和Xclaim等。這些平台充當了債權人和潛在買家之間的橋樑,撮合交易,從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Odaily星球日報也向RootData FTX債權解決方案負責人Loners Liu了解了相關情況,試圖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債權人該如何「討債」。
RootData主營業務為融資信息平台,同時也為中國用戶提供FTX債權出售服務,目前已成功處理1000+案例,共協助處理債權金額超3億美元。Loners Liu將RootData比作「鏈家一樣的中介」,幫助中國債權人以折扣價出售債權(一次性出售,而非分批次等賠付),或者也可以幫助他們托管債權。這種模式,對於那些急需用錢或者不願再耗費時間精力的債權人來說,無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問題是,債權出售的折扣率往往較高,債權人最終能拿回多少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行情和平台的議價能力。
RootData的四種解決方案:一線生機,還是最後的稻草?
RootData目前對這項服務收取1~2%的手續費,其幫助中國用戶處理FTX債權主要有以下四種解決方案:
- 出售債權;
- 將債權轉讓在中國境外擁有的實體;
- 以中國境外的受托人、銀行或其他實體的名義轉讓債權;
- 更改居住地;
如果是出售債權,首先需要登錄claims.ftx.com確認KYC通過,然後買賣雙方需要預約一個視頻會議,登錄後台核實並簽署合同,最後完成轉款。整個流程看起來並不複雜,但對於那些不熟悉海外平台操作的用戶來說,仍然存在一定的門檻。
Loners Liu表示,在中國用戶FTX債權索賠受限的消息傳出後,諮詢債權出售的人數明顯增加。然而,據他們估算,在中國債權人中,金額超過 5 萬美元的用戶可能只有1000多人,實際上很多大客戶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將債權處理了。這也意味著,債權出售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小額債權人的議價能力將進一步下降。對於他們來說,債權出售或許是最後的稻草,但能否抓住,又能抓牢多少,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深度分析:誰在從FTX破產案中獲利?
FTX的崩塌,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無數投資者因此血本無歸。然而,在災難的陰影下,總有人能夠找到機會,從中牟利。這些人或許是精明的投資者,或許是手握權力的律師,又或許是其他隱藏在幕後的操盤手。那麼,在這場看似混亂的破產案中,究竟是誰在暗自竊笑呢?
債權人的無奈:夢想的終結,律師的盛宴?
對於受損的用戶來說,FTX事件意味著夢想的破滅,財富的蒸發。他們原本懷揣著對加密貨幣的憧憬,希望能夠藉此實現財務自由,改變命運。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的一擊,讓他們明白投資的風險與殘酷。多年等待,卻換來一場空,這種滋味,恐怕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手握規則話語權的破產律師們,卻在這場災難中賺得盆滿缽滿。他們精通法律,熟悉流程,能夠利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為自己和客戶爭取利益。高昂的律師費,漫長的訴訟過程,都讓他們有恃無恐。在FTX破產案中,律師費的總額已經高達數億美元,這簡直就是一場盛宴,而買單的,卻是那些可憐的債權人。
加密世界的殘酷真相:規則制定者的遊戲
FTX事件也揭示了加密世界的一個殘酷真相:這是一個由規則制定者主導的遊戲。交易所、項目方、監管機構,他們掌握著遊戲的規則,可以隨時修改甚至推翻這些規則。而普通投資者,則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規則,在夾縫中求生存。一旦遊戲的規則發生變化,他們往往會成為最先被犧牲的對象。
在FTX事件中,SBF(Sam Bankman-Fried)及其團隊利用權力,挪用用戶資金,操縱市場,最終導致了交易所的崩潰。而監管機構的缺位,也讓這種違法行為得以長期存在。這一切都表明,加密世界仍然是一個野蠻生長的叢林,充滿了風險與不確定性。想要在這個世界中生存,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更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避免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FTX事件的反思: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FTX 的崩盤不僅僅是一個交易所的倒閉,更是一次對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警鐘。它暴露了行業內存在的諸多問題:缺乏監管、信息不透明、風險管理不足等等。那麼,在經歷了這場風暴之後,我們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呢?
首先,風險意識必須時刻保持。 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投資風險極高。不要輕信任何「保本高收益」的承諾,更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投資,理性配置,才是保護自己資產的王道。
其次,深入了解投資標的至關重要。 在投資任何加密貨幣或參與任何項目之前,務必做好充分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了解項目的團隊、技術、商業模式、市場前景等等。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被 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情緒所左右。
第三,選擇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 交易所是連接用戶與加密貨幣市場的橋樑,其安全性至關重要。選擇那些擁有良好聲譽、合規經營、資金雄厚的交易所。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賬戶安全,開啟二次驗證,定期更換密碼,避免遭受黑客攻擊。
第四,呼籲更完善的監管體系。 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監管。監管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投資者,規範市場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我們需要呼籲監管機構出台更完善的法律法規,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最後,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觀點和信息層出不窮。我們需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輕信謠言,不盲從權威,做出自己的判斷。只有這樣,才能在複雜的加密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FTX事件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加密貨幣行業的黑暗面。但同時,它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反思的機會。只有從中吸取教訓,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讓加密貨幣行業真正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