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等关税”豪赌:血洗全球市场,谁是赢家?
文章目录
“对等关税”的猛烈反噬:一场精心策划的豪赌?
说实话,看到全球金融市场被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搅得天翻地覆,我心里第一反应不是震惊,而是隐隐的愤怒。这哪里是什么“药到病除”,分明是饮鸩止渴,甚至更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豪赌,赌注是全球经济的稳定,而赌徒正是那个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
“对等”之名,行“霸权”之实?
所谓的“对等关税”,听起来冠冕堂皇,好像是为了追求公平贸易,实际上呢?就是美国单方面挥舞关税大棒,逼迫其他国家让步。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甚至对某些国家征收更高关税。这哪是对等,分明是赤裸裸的贸易霸凌!
如果说一开始大家还抱着一丝希望,认为这只是特朗普的谈判策略,那么随之而来的市场巨震,无疑彻底粉碎了这种幻想。全球股市暴跌,加密货币崩盘,恐慌情绪蔓延。就拿4月7日那场腥风血雨来说,美股两个交易日蒸发的市值,几乎相当于德国和韩国一年的GDP总和!这代价未免太大了!
反制与恐慌:全球市场的“绿油油”景象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的反制措施来得迅速而坚决。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公告,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无疑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有力回击,但也让全球贸易战的阴云更加浓重。
市场的反应是诚实的。美股、欧股、亚洲股市,无一幸免,纷纷跳水。加密市场更是哀鸿遍野,比特币暴跌,以太坊狂降,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Coinglass的数据显示,仅仅一天,全球就有近50万人爆仓,爆仓金额高达16.32亿美元!
这种恐慌情绪,甚至让“美国衰退”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加拿大总理卡尼直接指出,美国的激进关税行动正在导致衰退。贝莱德CEO拉里·芬克也表示,许多商界领袖认为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严重衰退。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市场发出的真实信号。
扭转逆差、增加收入、谈判筹码?特朗普的如意算盘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对等关税”?说白了,无非就是三个目的:
- 扭转贸易逆差: 这是特朗普一直强调的“美国优先”战略的核心。
- 增加财政收入: 特朗普想通过关税,把关税收入占比提升到5%左右,预计能新增70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 外交与谈判手段: 这才是特朗普真正的目的,通过极限施压,逼迫其他国家在贸易谈判中让步。
但问题是,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真的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吗?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通胀、衰退、降息?美联储的“压力山大”
“对等关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通胀。根据纽联储的研究,进口关税每提高10%,短期通胀就会上升0.4个百分点。可以预见,美国物价水平将迎来一轮上涨。
更糟糕的是,关税还会拖累经济增长。The Budget Lab测算,关税新政将导致美国2025年实际GDP下降0.7%。摩根大通更是将美国2025年衰退预期从40%上调至60%。
面对通胀和衰退的双重压力,美联储的日子也不好过。市场已经预期,到年底前美联储将降息125个基点,相当于5次降息。特朗普也在推特上喊话美联储,要求降息。
如果美联储真的重启降息,那无疑是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同时也意味着美联储彻底沦为“救市工具”。这对于美元的长期信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救市行动与乌龙消息:市场底部的试探?
当然,面对市场的恐慌,各国政府也纷纷出手救市。中国国家队中央汇金入市,单日增持505亿元ETF。日韩股市也在暴跌后迅速反弹。
甚至还出现了一个乌龙消息:CNBC报道称,特朗普正考虑暂停90天的关税。消息一出,全球股市瞬间回暖,比特币也迅速拉升。虽然事后被证实是假新闻,但市场的反应也表明,资金对于优质资产的兴趣依然存在。
但问题是,这种短暂的反弹,真的能改变市场的长期趋势吗?恐怕很难。
4月9日:最后的审判日?
4月9日,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中美之间没有达成贸易协议,市场情绪可能会再次崩溃。
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也表示,4月9日之前不太可能达成协议。而特朗普本人,似乎也并没有让步的打算。
美联储的焦虑,已经写在脸上。本周四,美联储将公布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届时或许会透露更多信息。
总之,这场由“对等关税”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远未结束。未来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的豪赌,已经让全球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最终的赢家,恐怕只有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