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末日?专家集体沉默,韭菜血本无归!
文章目录
加税的恐慌:早该 Price In 了吗?
关税大棒挥舞,市场为何依旧惊慌?
“4.2 加关税不是早就知道的事情吗?不应该 Price In 了吗?谁懂的解释一下,恐慌的原因在哪?” 这问题问得好,但凡经历过几次市场毒打,就不会这么天真了。市场,尤其是咱这 A 股,什么时候真正“理性”过?所谓的 Price In,说白了就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一种书呆子式的幻想。
关税这种事,影响绝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搅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你以为提前知道了,就能免疫?Too naive!市场情绪,尤其是恐慌情绪,才是最难预测也最致命的。消息出来之前,大家揣测,还能勉强维持乐观;消息落地,靴子砸下来,发现比预想的更重,那恐慌自然就来了。这就是典型的“预期管理失败”,也是市场最擅长打脸的地方。
A 股能否独立行走?别再拿“相关性”说事儿!
别再说什么“A 股和标普 500 的相关性是最低的”这种话了。数据这玩意儿,想证明什么就能证明什么。真要信了这种“独立行走”的鬼话,坟头草都三米高了。
A 股的“独立性”,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自娱自乐。美股涨,它可能不涨;美股跌,它大概率跟着跌。与其说是独立,不如说是“有中国特色的下跌”。这种特色,体现在政策干预、散户情绪、以及永远无法捉摸的“国家队”意志上。
所以,别再指望 A 股能独善其身了。全球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税这事儿,最终影响的是整个产业链,谁也跑不了。
A股的“独立性”神话:一场数据游戏?
选择性失明:那些被忽略的A股牛市
“你这个数据一眼就有问题,避开了所有A股牛市阶段,像是拿着锤子找钉子。” 说的太对了! 某些“砖家”最喜欢干的就是这种断章取义的事儿。 为了证明 A 股的“独立性”,就选择性地忽略那些 A 股跟着美股屁股后面跌的惨不忍睹的时刻,专门挑出那么几个 A 股表现尚可的时间段来“论证”,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记住,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 用数据来忽悠人,那更是防不胜防。 A 股有没有牛市?当然有! 但 A 股的牛市,往往是政策驱动型、资金驱动型,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来得快,去得也快,跟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是刺激,但心脏不好的人玩不起。
美股下跌,A股必涨?醒醒吧!
“美股下跌很多时候 A 股都跌,但也不是一直赢赢赢。” 这句话才是大实话。 别再抱有那种“美股跌,A 股就该涨”的幻想了。 这种想法,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
A 股和美股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复杂的联动关系,但绝不是简单的“跷跷板”效应。 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的传导和资金上的流动。 当美股大跌时,全球避险情绪升温,资金往往会流向更安全的资产,A 股在这种时候,很难独善其身。
所以,别再做白日梦了。 A 股想要真正“独立行走”,需要的是夯实基本面,完善市场机制,而不是靠着所谓的“相关性”来掩盖自身的缺陷。 靠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A 股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
利空出货:韭菜永远逃不出的宿命?
谁在浑水摸鱼?警惕“利空出尽是利好”的陷阱
“有一种叫利空出货法。不出利空卖会引起买家的警觉,如果借利空出货,反而让买家觉得捡了便宜。” 这话说得相当到位,简直是把庄家那点肮脏伎俩给扒了个底朝天。
“利空出尽是利好”,这句股市老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经常被庄家用来忽悠散户,掩盖其出货的真实意图。 当一个利空消息出来时,如果股价不跌反涨,或者只是小幅下跌,然后迅速反弹,很多人就会觉得“利空出尽”,纷纷入场抄底,以为捡到了便宜。 但实际上,这很可能就是庄家在借机出货,把筹码卖给那些盲目乐观的散户。
别跟我谈国运,先看看你的账户余额!
“相信国运,定投纳指。” 这句话看似调侃,实则充满了无奈。 A 股的“国运”概念,被某些人滥用到了极致,仿佛只要相信“国运”,就能在股市里躺赢。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股市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股市里,最终决定你盈亏的,不是你对“国运”的信仰,而是你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别跟我谈什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先看看你的账户余额,还能撑多久? 别被那些 “爱国” 口号给忽悠了,捂紧自己的钱包,才是王道。
记住,在股市里,没有人会真正关心你的死活,除了你自己。 “国运”再好,也救不了那些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韭菜。
全球通缩的阴影: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消费降级:关税最终买单者是谁?
“关税加太多了,老美的消费者必然会减少开支,外贸的业务会大幅度减少,其他国家也会有差不多的紧缩,虽然对美的外贸出口占比已经缩小,但是叠加开拓其他市场更困难,或者说其他国家的销售也会减少。”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关税战,打到最后,伤的不仅仅是出口国,进口国的消费者也得跟着遭殃。
关税增加,意味着商品价格上涨,老百姓的购买力下降,消费自然会受到抑制。 消费降级,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企业裁员、减产,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下行压力。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很难停止。
经济下行:村口赌场会是A股的避风港吗?
“经济是盘大棋,与一荣俱荣的某场异曲同工。所以判断我们的经济也是下行。至于大A,按理需要下行。当然,经济不好时,村口赌钱的人会变多。结论是不太确定。” 这段话充满了黑色幽默,但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经济下行时,人们往往会寻求刺激,赌博就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A 股会不会成为经济下行时的“村口赌场”? 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毕竟,A 股一直以来就充满了投机色彩,散户占比高,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把股市当成一种发财的捷径,不顾风险地涌入市场,试图一夜暴富。
但是,这种“赌场”式的 A 股,最终只会让更多的散户血本无归。 记住,股市不是赌场,投资需要理性。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更应该谨慎投资,控制风险,而不是盲目跟风,把自己的血汗钱送给庄家。
降息预期破灭:廉价代工还能撑多久?
苹果、耐克的“原罪”:建立在血汗工厂之上的利润
“主要是降息预期没了,以及美国很多企业(苹果、耐克等等)的利润其实就是建立在廉价的海外代工上的。” 一针见血! 苹果、耐克这些跨国巨头,之所以能赚得盆满钵满,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全球化的分工体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
这些企业把生产环节外包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环保政策,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这是一种典型的“剥削”模式,虽然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加税,加的不是数字,是信心!
“加20%是 price in;加40%是 price not in。” 这句话看似玩笑,却揭示了关税背后的真正含义。 关税加的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市场信心和企业预期。
当关税只是小幅增加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消化或者转移成本的方式来应对。 但当关税大幅增加时,企业就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全球供应链布局,考虑将生产环节迁回国内或者转移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 这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打击企业的投资信心,甚至引发全球产业链的重构。
更重要的是,关税战会加剧全球贸易摩擦,破坏国际合作,增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别再指望 A 股能“独立行走”了,全球经济的大船,谁也无法轻易跳船。 真正需要警惕的,不是关税的数字,而是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和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