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核三公投結果 公投開票與政府立場,台電啟動舊核電安檢

Article Directory

    核三公投結果 公投開票與政府立場,台電啟動舊核電安檢

    核三公投結果出爐:同意票未達門檻,台電啟動核電安檢程序

    8月23日,核三重啟公投正式收官,雖然同意票接近433萬,但還是無法跨越法定門檻(約500萬票)。對於這結果,總統賴清德的態度看似溫和,但實際上背後的操作讓人不得不多想。雖然公投沒有通過,但政府已經給台電下一步的工作指令,準備啟動舊核電機組的「自我安全檢查」。

    核三公投結果 公投開票與政府立場,台電啟動舊核電安檢

    公投結果&社會期待的拉鋸戰

    老實說,這個公投開票結果一出來,真的不意外!因為當初設定的門檻就不是那麼容易達到的。21%的投票率,根本是直接宣告了這場公投沒有實質效力。不過,重點不在結果,而是社會累積的聲浪。對於核能該不該延續或重啟,台灣社會的確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意見分歧得跟切西瓜一樣乾淨。

    賴總統也看到這一點,所以他有夠巧妙地帶出了一個平衡表述:核能是「科學問題」,但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說白了,他的意思就是這種事情不是投票就能一次搞定的,不過嘴巴這麼說,手上卻已經開始安排後續的核電安全檢測,隨時保持核三的「潛在重啟可能」。

    核安「兩道必須」&政府的「三大原則」

    我們來釐清一下目前的政府立場和操作。核三如果想要有機會復活,必須分兩步走:

    1. 核安會先出安全核查的SOP(標準作業流程)。

    2. 台電得依據這套SOP來對核電機組進行自主檢查,測試過了才能進一步走到審議程序。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賴清德提出的所謂「三大原則」:

    - 核安無虞:核電再怎麼搞,安全性不能打折。

    - 核廢有解:核廢料處理必須有明確的解法。

    - 社會有共識:你再厲害也得看全民賣不賣帳。

    問題是,這「三大原則」有些看起來很美好的願景,但落實起來卻有夠困難。特別是「核廢有解」這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根本是天方夜譚。

    核電議題的下一步:能源轉型承諾 vs. 可能的核電復活

    目前顯然的,政府在核能議題上的態度是要踩雙腳油門。一方面堅持走綠能路線,說什麼「讓台灣發展更安全永續」;另一方面又沒有徹底把核能排除,還特別點出未來只要技術進步、社會接受度提升,先進核能不是不能考慮。說穿了,就是一種既真正著急著能源短缺,又擔心背負環保壓力的微妙平衡。

    這次核三公投的結果,短期內不會對能源結構產生劇烈影響,但長遠來看,核電延役的可能性未必會因門檻未通過而徹底關閉。老百姓關心的,不只是一個核電廠到底開或不開,還有綠能發展的速度能不能真的跟上。

    Corol個人觀點:核能公投,是不是只是一場秀?

    說真的,看到這次核三公投的結果,我的內心真的是無限黑人問號欸。明知道500萬票門檻根本不可能達到,還要耗大筆錢來演這場戲,到底是想給誰看?而且,結果沒有過關,政府還不是一樣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明面上尊重公投,暗地裡政策早鋪好路。所以啦,說穿了這根本就是一個花大錢塑造「民主表現」的劇本,真心有點母湯。

    最扯的是,政府嘴上說要兼顧安全、核廢,還強調什麼社會共識,拜託,核廢這個事情難搞到連先進國家都頭痛,台灣有那麼強嗎?再來,所謂的「社會共識」是什麼意思?只要拿幾個投票數字來說大家都想要核能嗎?政治操作痕跡不要太明顯好嗎!

    反正結論就是,核電議題絕對不會因為今天這場公投就翻篇,這只是前菜,之後更大的爭議還在後頭。政府要穩穩接住能源政策這顆燙手山芋,看來是不容易啦。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