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卡陨落?深度剖析技术先锋沦为生态短板的困局与破局之道
文章目录
波卡困局:技术先锋缘何沦为生态短板?
波卡,这颗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新星,如今却在加密货币的星空中显得有些黯淡。想当年,它以创新的跨链技术和宏大的愿景,吸引了无数目光。如今,九年已过,波卡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市值缩水,社区关注度也大不如前。这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为何一个技术上如此具有前瞻性的项目,最终却在公链浪潮中迷失了方向,甚至被人诟病为“生态短板”?
被“去中心化”绑架的波卡
说来讽刺,波卡如今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去中心化”的过度追求。在Web3世界,去中心化固然是政治正确,是理想的灯塔。但凡事过犹不及,波卡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过度去中心化。它就像一个权力分散的联邦,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统筹规划,推动发展。社区渴望“官方”的引导,却发现“官方”的缺位异常明显。
糟糕的操作体验:开发者与用户的双重折磨
在操作层面,波卡的JS接口简直是反人类的设计,让用户叫苦不迭。想象一下,你要参与治理提案,却不得不面对复杂的JS代码,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操作失误,提案无效。Polkassembly上那些因操作错误而建立的提案,就是最好的证明。用户多年来呼吁官方推出一款易用的钱包,却始终未能如愿,只能依赖第三方钱包。虽然这些第三方钱包在体验上有所提升,但对于动辄涉及个人资产的操作,用户天然会对第三方存在信任上的顾虑。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数字资产在一次小小的点击中灰飞烟灭。
扶持生态:慷慨的“政府”与务实的“公司”
在生态扶持方面,波卡不可谓不努力。各类Grant、Substrate Builders Program、黑客松活动……明面上看,它对生态的支持力度甚至超过了COSMOS、NEAR、ICP等一众公链。但问题在于,波卡的扶持方式更像一个慷慨的“政府”,而非务实的“公司”。政府推出各种激励政策,设置各种门槛和要求,一旦团队获得支持,后续发展却无人问津。黑客松更是沦为了开发者薅羊毛的乐园,鲜有项目能够真正成长起来。
反观Solana和Base链,它们的团队在执行生态扶持时,更像一家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司,侧重于将事情朝着成功的方向推进。它们主动为合作团队提供资源,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希望与合作方共同成长。这种主动性和服务意识,与波卡被动的“政府式”扶持形成了鲜明对比。
高冷的姿态:波卡与MEME文化的格格不入
更令人费解的是,波卡生态似乎弥漫着一种“高冷”的氛围。官方不愿主动推动UI/UX的改进,甚至对某些行业趋势嗤之以鼻,比如MEME文化。Gavin Wood博士就曾公开表达对MEME的蔑视,认为其分散了人们对行业真正价值的关注。这种“清高”的态度,直接导致MEME元素在波卡生态中不受待见,也扼杀了许多潜在的创新机会。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曾经为波卡贡献了28万个DOT国库收入的DOTA团队,想要申请构建一个波卡版本的Pump.Fun,申请金额仅为他们贡献给国库的十分之一,却因为项目涉及到MEME的发行而被否决。这无疑是对开发者和社区的又一次打击。
当然,近一年多以来,波卡官方也在积极寻求改变,比如引入去中心化的Polkadot社交媒体编辑委员会,丰富内容,改善传播。但这还远远不够,波卡需要更加深入地反思和解决上述问题。
无处安放的国库资金:车队、球队与生态建设的失衡
说到改变,波卡社区对国库资金的使用一直颇有微词。大量的资金被用于支持车队和球队,这让普通用户难以理解,觉得是在“打水漂”,甚至被大资金砸盘。开发者更是怨声载道,他们认为官方宁愿把钱花在与生态发展无关的事情上,也不愿好好支持生态建设,鼓励用户使用他们的产品。
这种资源分配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官方缺位”的感受。除了黑客松,用户几乎感受不到官方的存在感。曾经活跃的亚洲社区也逐渐沉寂,黑客松虽然吸引了开发者,但最终却未能转化为新的项目。这种种迹象,都让用户觉得波卡的运营出了问题,未能将资源转化为生态发展。
价格阴影:插槽拍卖与通胀的双重打击
当然,压在波卡用户心头的,还有那挥之不去的“价格阴影”。许多人的持仓成本高达20、30甚至更高。虽然通证价格的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全怪官方,但用户普遍认为插槽拍卖和过高的通胀是直接影响价格走势的罪魁祸首。
插槽拍卖机制抬高了项目的准入门槛,使得许多有潜力的项目望而却步。而过高的通胀则稀释了DOT的价值,让持有者感到不安。虽然官方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将插槽拍卖改为Coretime销售,降低通货膨胀率,但用户普遍认为当前的通胀仍然过高,希望最终的通胀率能够降到更低的水平。
总结:亟待破局的波卡
总而言之,波卡的问题,除了插槽拍卖和通胀等机制上的缺陷,更多的是在于其对“去中心化”的过度追求。去中心化本身是好事,但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而言,却未必如此。尤其是在波卡生态尚未健全,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公链的发展更需要一个掌舵者。波卡的技术有Gavin Wood博士掌舵,但这还不够,波卡的发展更需要一个能够引领生态,把握方向的角色,否则,它将始终难以跟上行业的节奏。当下,竞争对手都在中心化的主动助推生态发展,波卡的“去中心化”运营显得有些迟缓,亟待调整。
破局之道:重塑波卡生态的七味良药
光是吐槽问题谁都会,关键在于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么,Web3基金会应该如何填补这些空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或人员,才能避免与社区机构的角色重合,真正做到Web3基金会必须做,但尚未做到的事情?
拨乱反正:平衡“去中心化”与发展
我认为,要彻底改进波卡,首先要从思路入手。对波卡来说,最关键的建议就是要找到一种既能保持去中心化,又能集中力量推动波卡发展的模式。
Base链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加密货币领域,很容易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去中心化、开源、用户控制,比如比特币的理念;另一种则是纯粹的逐利导向,只关心如何榨取价值。Coinbase最终选择了务实的Crypto文化,在意识形态(去中心化)和实际操作(发展)之间找到了平衡。
波卡也应该学习这种务实精神,在去中心化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现在,去中心化所带来的抗审查等优势,已经无法满足波卡用户对发展的强烈渴求。因此,我希望官方能够一定程度地调整去中心化的程度,主动参与生态发展的讨论,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但机制上仍保持去中心化的运行形式。这里强调的是在引导方面的隐身,而非不出面演讲。具体的例子会在下文提及。
区域负责人:重塑社区连接的关键纽带
在许多政策和运营的具体实施层面,仍然需要官方站出来引领,比如设置区域负责人,这一点至关重要。
区域负责人能够打通社区和官方之间的连接,更好地凝聚区域力量,及时获得用户、开发者、生态团队等的反馈,方便找到当前发展的问题并及时纠错。同时,也能更精准地支持一个区域的发展,让社区感受到来自官方的信心。
反之,如果过于去中心化而缺失这样的角色,就会导致像现在中文区的情况:用户无法触达官方。虽然官方也在支持一些团队,组织当地的活动,比如Gavin Wood博士到中国进行培训和演讲,由PolkaWorld等团队参与组织。但这些活动的影响并不持久,并未真正打通当地社区。
现在的中文社区,用户只能感知到官方好像在做事,但并不能实际接触到。哪怕有像Polkadot生态研究院这样的团队,一直为广大中文用户传达官方最新进展和技术解读,仍然存在距离,缺乏如臂使指的效果。社区团结不起来,也无法将本地的力量集合起来产生化学反应。而在波卡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在2020-2021年期间),这种化学反应是很明显的。
官方的区域负责人必须负责维护一个区域的社群,可以安排一些群管理,甚至区域的KOL帮助运营,更好地凝聚共识,这对波卡的发展和价格提升都有明显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项目流行CTO(Community Takeover)的原因:社区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波卡在这方面却缺乏凝聚力。
官方下场:引领生态发展的强心剂
官方要积极参与和主动引导,官方下场带队与支持团队去做,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其中的信任度是不同的。这与此前平行链发展的困境类似。为什么要做Polkadot Hub以及允许JAM支持智能合约?因为用户和团队会更倾向于在官方的,且Native的环境中运行,这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为了配合官方倡导的去中心化,我们可以在具体执行层面做到相对的引导。比如,对于OpenGov对国库的使用,从正常的发展逻辑来说,都需要有一个财政计划,来更精确地使用这部分资金。这时,就需要官方主动集合一些长期活跃于OpenGov的贡献者,一起商定财政计划。由于是集体制定,而非官方一家独大,所以波卡的治理经营实际上仍然是去中心化的。
虽然该财政计划制定时是去中心化的,但有官方参与会更有引导性。官方可以朝着他们想要的目标去引导,且财政计划最终的结果是具象的,能够更好地让这些资金朝着官方想要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序地使用,产出的结果可能无法匹配当时波卡的发展需要,甚至还可能有副作用(比如赞助体育组织,社区对此印象极差)。
目前,OpenGov虽然有一些对应某些方向的Bounty,但其效用和适用范围都比较有限。以当下新兴的DeSci方向为例,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Pump Science。Solana基金会通过捐赠的方式支持了BIO Protocol,这是一个在DeSci方向发展领先的团队,此举也将DeSci更多的发展留在了Solana生态,具备很强的战略意义。
这样的事情就需要官方出面去谈,并提出资金、技术、资源等全方位配合的承诺。这一点无法通过OpenGov去谈。如果是官方支持的DF团队,可以谈,但最终落脚还得是官方出面,才能有足够的重视。毕竟其他生态都是官方下场,我们本来就落后,如果还不由官方出面,那就太没诚意了。
加强生态建设:打造波卡的护城河
生态建设方面,官方需要在项目、产品等方面进行引导,甚至主动推出官方产品、工具等。目前,Parity成立了产品团队,也开始推出Polkadot App等产品,但这还不够。以下是需要官方着重投入精力、资源的方向:
金融基础设施:DeFi的基石与爆发点
一类是易用性。首当其冲的就是钱包。虽然目前有Polkadot App,但其与钱包的功能可能还有一些差别,而且还需要有个网页钱包。过去几年,波卡用户最大的呼声之一便是需要一个易用的钱包和网页钱包。Near就公开支持钱包的改进。
二类是金融基础设施。关键的金融基础设施非常重要,要么是由官方出面与知名的DeFi项目(如Aave等)谈合作,(等Polkadot Hub或者JAM上线后)希望它迁移到波卡上,然后波卡会拿出一些DOT用于激励人们去使用它,参考Fantom/Sonic的做法。
也可以是由官方出面与其他团队合作推出,如Base链上的Aerodrome,再比如官方扶持一个(有自己人的,或者有前员工的)团队,来做这些关键基础设施,尤其是最基本的DEX/Lending/CDP等,可以减少因为波卡本身的技术问题对项目的影响。
为什么不直接支持已有的项目?因为有些项目已经迁移到其他公链去了,有这个前车之鉴,会给用户带来一些信任度的问题。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公链生态选择前两种方式来构建最基本的金融基础设施。如果这样的基础设施出现问题,那么对生态的损害是巨大的,必须要把品控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放心的,用户也最放心。毕竟连Uniswap都要跑去自己做一条链了,也是一次比较大的影响用户的行为。
所以,目前来看第二种方式会是最佳的方式,或者直接官方与现成的生态内的DeFi合作,官方切实地参与到该团队中的方式也是可取的。
三类是通用的工具以及有前瞻性的工具。前者更倾向于其他公链都有的常见开发者向的工具,帮助开发者迅速开发产品,以及让波卡能够与现有的数据网站、钱包、公链进行链接,避免让波卡成为孤岛(目前官方已经在开始做了,比如Dune上的数据集建立,但是还有更多海量的前端应用比如Dexscreener、GMGN/Photon这类网站的接入)。
比较有前瞻性的工具,则是现在比较前沿的一些公链正在探索的功能,比如与主流媒体平台适配诞生的Solana上的Blinks,以及与其他生态打通的工具或模块,比如针对TON的一些模块工具。这些通常需要官方来构建,或者官方通过悬赏式地定向支持其他团队构建,但对于这些功能需要有集中展示、说明,并提供充分的案例说明。以Blinks为例,官方不仅支持了一些特定的人和团队基于Blinks构建独特的用例,且Solana联创Toly会主动宣传这些产品用例。
从目前各条链的发展来看,类PumpFun正在成为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能够让用户低成本,低代码,且公平地发行新的资产,这是一个非常刚需的场景,且俨然已经成为了在DEX之前的一个巨大的前置交易市场。
PumpFun由于是最前置的交易市场,成为了目前Solana上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它还构建了自己的DEX,将自己作为流量入口的效应最大化,意图把链上的资产发行、资产交易等上下游的市场全部占领,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PumpFun有优点也有缺点,许多后起之秀倾向于在其基础上进行调整,来进一步优化。波卡也需要一个类PumpFun的项目,且最好是由官方扶持的熟人团队来制作。一方面,根据PumpFun现在在Solana上的地位,可以明确它也是Solana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一类设施最好也需要官方参与支持,以确保技术上不出问题。
另一方面,这一类PumpFun会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但如果是其他团队,他们设计经济模型时可能就会借鉴Virtuals Protocol那样用他们自己的通证作为参与方式,这样的需求侧红利就无法赋能DOT,所以最好是波卡熟人团队来做,且经济模型与DOT高度相关,比如需要用DOT才能去发行资产,以避免这样的红利被分走。
生态负责人:打破信息茧房,拥抱多元叙事
鉴于Gavin Wood博士可能主要精力在技术方面,很难有更多精力去了解和发展波卡的生态。因此,强烈建议为波卡生态再打造一个新的专注于生态的官方KOL。这个角色最好也要是波卡联创级别,但对外还有一个身份是生态负责人。他需要足够外向,足够包容开放,能够接纳一切叙事,且需要了解整个行业的前沿发展,从而把控整个生态的发展方向和节奏,也能参与指导OpenGov里的资金应该如何使用。
不仅要有生态负责人,其下还需要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叙事方向,分设相关的负责人。正如之前提到,Solana会对应不同的叙事都有相应的负责人。这样对应的一些团队找到官方时,官方就有非常熟知该方向的人,且他也有这个方向所需要的资源等,且更能够知道如何扶持这些团队做得更好。类似于VC中,不同背景的人会更擅长于对某些方向的投资,比如医药背景的人会对医药方面的投资更精通。
这样可以避免如果只有一个生态负责人时,他不可能做到对每个方向都非常精通,这容易让生态错过一些不错的发展方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去中心化的思维获取到更多的助力,比如像我们作为研究组织,本身也受雇于OpenGov,我们研究的内容也非常的多,其实是可以把我们这些非官方的智库,以及各类深入波卡发展的KOL、资深贡献者都用起来,群策群力。
最后,让这些不同叙事方向的负责人,定期召开关于“波卡如何在XXX叙事方向发展起来”的讨论,进而提出一些波卡能够在下个时间段投入精力和资金的方向和事情上,并将其反映在之前我们所说的OpenGov的每个季度的财政计划上,从而让波卡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国库的资金能确保会用于前沿的发展。
目前以我们的观点,以下叙事都需要分设负责人:
①DeFi
这是任何公链发展的根本。虽然看起来Distractive承担了部分的角色,但DeFi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与公链的发展基本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因此这么重要的方向还是需要有官方作为主要的引导者。该叙事的负责人需要在Polkadot Hub上线前,就要提前为Polkadot Hub上的DeFi早期的发展做好准备。
比如对于DEX,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个波卡官方协作推出的产品或者由“自己人”来做的产品,而不是等待Polkadot Hub上线后,任由其野蛮生长。目前发展的好的公链生态,除了以太坊是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有先发优势,其发展的参考价值不大,而其他公链的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 ,其中DeFi一定是最重要的一环。
其实公链的发展都比较符合一个公式:公链通证+DeFi+Alpha。
公链通证作为这条公链中信用度最高的资产会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的各类项目中,而Alpha则是指这个生态当中能带来财富效应的Alpha机会,而Alpha机会通常是需要公链通证作为参与的门票,且Alpha机会又会刺激出更多资金的需求,进而利好DeFi。
所以三者是相辅相成的,通常会出现公链通证、DeFi通证以及生态的Alpha属性的通证是这条公链上最开始增长且是同时增长的板块。而对于各个公链来说,第一个Alpha就是DeFi本身,尤其是有些DeFi方向本身还没发通证的,可以配合公链激励计划,鼓励用户参与使用这些(没发通证的)Alpha属性的DeFi既可以获得公链通证空投又能获得该DeFi的空投,从而很容易的形成双挖局面,助推DeFi和公链的螺旋上升,形成飞轮效应。
当DeFi这样的基础设施足够成熟之后,Alpha就是其他的赚钱明显的机会,而这也是我们认为的波卡需要重点分设负责人的方向。
重中之重的一点是,由于波卡将在2025年实现原生的支持智能合约,需要围绕着“波卡正式原生的支持智能合约”这一事件节点进行运营规划。比如像Fantom转变成Sonic时,会围绕着转变的这个时间节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但不限于:准备宣传上的预热和准备相关的宣传材料、技术文档等;准备相应的资金来激励用户使用(也就是公链激励计划);提前与一些知名团队谈好部署的计划,尤其是针对DeFi的基本应用(DEX/Lending/CDP等)。最终效果是,目前的Sonic的TVL呈现斜线式的良性增长,其价格也在如今比较糟糕的市场环境中,有一定的支撑。
对于波卡来说,如果借鉴Sonic的操作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当波卡正式原生支持智能合约之时,大量用户早已提前知道这个事情,且也知道波卡即将掀起应用生态的爆发,知道一些知名DeFi项目即将入住,也知道去参与这些早期的应用会获得DOT空投,从而在当时的节点迅速达成用户、资金、应用的聚集,快速形成波卡的初期应用生态(以核心DeFi为主),并带来TVL和价格齐飞的效果。
②MEME
MEME是2024年最火的叙事之一,为何该叙事能表现得如此好,主要在于它首先是去VC的,符合用户的倾向;其次,它不与实际的项目经营情况,比如营收或者分红等挂钩,因此不会有明显的桎梏;然后,它更注重共识带来的价值,看重情绪,因此其波动性会更强,也更具有Alpha属性。
此外,MEME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步探索出更多实用性的场景,比如通过燃烧LP池子里的通证,从而让公链通证能够从中被燃烧掉,被动增加公链通证的价值,又比如能够与更多场景结合,比如AI Agent、DeSci等,探索出新的MEME类型。
由于目前波卡上缺少简单快捷的发行资产的项目,这会是阻碍用户和项目进入波卡生态的一大难点,因此一定需要MEME负责人也牵头推动波卡上类Pump.Fun平台的建立。
③AI与AI Agent
随着传统互联网领域里的AI快速更新迭代出更加智能的AI,在Web3领域里AI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大赛道,且细分出AI MEME、AI Agent MEME、能发通证的IAO(Initial Agent Offerings)、既能发通证又能生成AI Agent的IAO、AI Swarms、AI基础设施、AI应用及应用平台等等。
目前,尽管整个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回撤严重,但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AI Agent即使现在处于低谷它也仍然是最有潜力的新兴方向,且很有可能会在2025年甚至之后几年都成为最火热的叙事,其中的一些功能甚至能带来一些行业中的根本性变化,因此这个叙事方向一定是需要一位负责人来让波卡也能迅速在这个方向发展。
虽然,近期AI Agent的市场表现降到了冰点,但是其应用广泛,能真实的带来降本增效等效果(包括AI带来的自动化),还能与其他各类主流方向进行结合,比如与DeFi结合成为DeFAI,又或者与DePIN结合。
AI Agent会实际影响行业的其他应用的使用情况。因此,AI Agent是重要的新兴方向,也属于各链必争的赛道。在2024年年末行业中许多资方的年终总结以及2025年的预测里,AI Agent几乎是90%以上都认同的热门方向。所以,这个方向必须要有一个懂行的负责人。即使该板块目前市场很糟糕,但是像NEAR基金会也仍然推出了2000万美元人工智能代理基金NEAR AI Agent Fund,可见一斑。
④DePIN
DePIN可以说是波卡的重要基本盘之一了,因为波卡背后的Substrate框架非常适合一些DePIN项目的构建,这也造就了波卡生态中有各类DePIN项目。还有诸如peaq、bittensor等能容纳其他DePIN项目的平台类DePIN,可以看出这个方向是波卡在主流叙事当中相对于其他公链来说独有的优势。既然是优势,波卡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因此,需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去吸引更多的DePIN项目到波卡上构建,或者部署到波卡生态项目中。同时,DePIN项目通常又能将其资源或者产品用于其他公链的支持,也需要该负责人能够反过来助推波卡上的DePIN能更好地与其他公链链接,从而进一步深化波卡DePIN的发展以及提高自身知名度与行业壁垒高度。
⑤RWA
随着富达、贝莱德等传统资管巨头涉足Crypto行业,越来越多的链上收益应用被广泛探索,这部分的具体体现在各类RWA等链上资产应用。此外,特朗普带来了“比特币战略储备”这一概念,也吸引了许多传统企业或是上市公司主动购买Crypto资产。RWA一定是属于稳步增长的方向,且能获得大量机构的认可,如果能多花精力构建波卡的RWA案例,可以进一步为波卡可靠性背书。
⑥激励跨链桥打通更多公链
目前,Snowbridge、Hyperbridge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作为波卡的招牌跨链桥,仍需将其扩大规模,从而提高波卡的影响力。
目前,可以考虑通过两种方式来加速其发展。一是用激励的方式吸引更多人使用,比如对于使用者空投跨链桥的通证(Hyperbridge),又比如专门从国库中划出一部分激励资金,用于激励用户更多地使用跨链桥。二是把跨链桥的功能尽可能多地内化到一些工具中,让开发者能够无缝地将其衔接到各类应用或者项目中,且在黑客松中专门设计这个方向的奖项。
最终目标是让波卡的跨链桥达到Wormhole、Layerzero等级别的普及率,让波卡能够相比于使用传统桥更安全地链接目前所有的公链和Layer2,做到真正打通各链,成为行业普遍使用的一种解决方案,如此也能为波卡带来常规的流量。用现实中的商业来比喻,打通各链之后相当于能为波卡这个店铺带来更多的自然访客。
⑦其他重要叙事方向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叙事方向虽然很重要,但是目前这些叙事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还未达到充分成熟的情况,这一类方向就属于需要总的生态负责人来牵头负责了,而不用额外的小负责人。(当然具体方向也可以斟酌是否需要专门的负责人)这一类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叙事:
1)DeSci
DeSci虽然是前几年就提及的概念,但是真正具备一定声势还是在去年11月份左右,由CZ与Vitalik的宣传,引发了DeSci叙事的出圈。DeSci不仅获得了圈内Top级项目创始人的支持,还能与MEME/DePIN/AI等多个方向结合,其价值观也非常契合波卡。
像Solana基金会主动支持BIO Protocol从而将这一赛道的知名项目引入到Solana,以及像Sei基金会在今年1月30日宣布推出6500万美元的DeSci风险基金,都可以看到DeSci是一个未来非常有潜力的叙事。
2)PayFi
PayFi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大方向,它能够带来巨大的用户和资金,以及大量的交易,这会产生充足的手续费,可以用于降低DOT的通货膨胀,且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一些更看重前端体验的应用,通常这类应用会因为其易用性强且降低了Web3的使用门槛而成为流量巨大的入口,比如Moonshot就是如此。
同时,如果在支付的过程中设计到DOT或者基于DOT的稳定币,那么如果PayFi做得好,就会催生更多的对DOT的需求,从而提高DOT的价值。因此,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拓展更多的客户、相关工具集等。但由于其他公链在这块有更强的护城河,因此波卡在这个方向的崛起还需要时间。
3)GameFi
链游是被广泛认可的方向,但是为何不将其作为更重要的方向,是因为它通常自成一体,与外界的其他应用交互有限,为整个生态赋能有限,且波卡的性能是足以支撑链游的需求,有Mythos Chain在前,是足以吸引其他链游到波卡发展的。所以对于波卡来说,波卡本身对其他链游有吸引力,因此需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能激活整个生态的其他方向。
4)新兴DEX
去年HyperLiquid的大热,也一举打破了DEX与CEX之间的鸿沟,其许可链+EVM链的架构,让DEX既能有堪比CEX的丝滑,又有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适合全链上操作,这让许多人看到了这个方向的潜力,而这样的结构其实非常适合波卡的平行链与波卡主链的组合,且波卡的性能足以支持大规模应用。所以,如果波卡官方能够支持某个DEX团队在波卡上复现HyperLiquid的成功,波卡也一定获得巨大的流量,帮助波卡生态也更加成功。
注:生态负责人跟区域负责人并不冲突,一个负责横向的发展,一个负责纵向的发展。缺一不可。
稳定+增长:打造波卡的长期发展预期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预期,对于Crypto行业来说预期带来的影响更加重要。但是当前的波卡重心几乎都是在宣传技术上,虽然官方账号也有在宣传生态项目和案例,但是缺乏主心骨,比如缺乏像Gavin级别的人物专注于宣传生态项目,指引生态发展,难以形成带货效应;其次,波卡目前只有技术向的RoadMap缺少运营向的目标。
理论上既然有国库,那么使用国库来发展波卡,本身是需要财政计划的,如果运营是以前那种只有官方去经营的中心化方式,自然可以不用公开运营计划。但是既然把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权限开放出来,官方也理应引导这部分资金能够有计划的使用。
波卡需要官方来引导OpenGov的经营,即使OpenGov已经去中心化了,但是可以让官方出面提出一种群策群力的机制,为OpenGov每年固定制定一个财政计划,从而在现有的波卡技术RoadMap以外,新增一个通过治理发展生态的RoadMap,以推动波卡的生态发展、持续稳定的经营、营销等方面的进展。
所谓的稳定,包括几个方面:
基础的运营维护,包括一些工具的持续开发、网站的持续经营、与运营密切相关的一些团队的持续支持(比如各区域的社区和组织、各类DF)。确保不论DOT价格如何都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些运营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团队能够持续的经营。比如某些区域的团队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没有持续获得支持(在他们还做得很好的情况下),容易使得当地用户失去信心,以为是该区域被放弃的感觉(中国区曾经经历过)。
长期且持续的运营计划,包括定期讨论接下来的宣传重心或者发展重心,从而让用户对于波卡的持续经营有了信心和预期(相比于没有计划的当下来说,会更能给到社区信心)。
长期且持续的激励计划,参考其他公链或者Layer2推出的长期奥德赛计划,每个周期(每年或者每个季度)都有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某些方向的激励,许多公链主要是针对于DeFi或者链上活跃较高的应用,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制定波卡的周期性生态激励计划。
波卡此前的激励都没怎么给到过普通用户,都是针对性的支持一些团队,或者对外赞助,这一点也被吐槽许多。而且这个激励非常有必要性,因为其他公链都在推出这样的激励,波卡如果没有这样的激励的话,就相对其他公链就少了一些吸引力。
但是同时这里也可以看出波卡Staking收益过高会衍生出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如果波卡也推出了公链激励但是激励的效果相对于波卡的Staking收益不算太多的话,可能激励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波卡的通货膨胀率以及Staking收益是一定要下调的。
确保开发者有稳定的上升通道,包括定期的黑客松比赛,以及建立起培训-孵化-投资等健全的体系。
黑客松需要进行新的调整,比如与知名资本方合作推出加速器,以及对黑客松获胜队伍提供额外的链上的支持和激励,黑客松奖金不宜过高,但是可以给到参与黑客松之后再部署到波卡上发展的团队更高的激励,尤其是达到一定的交互数或者用户数之后可以进一步激励,让整个激励不再只是停留在黑客松层面,而是进一步能够拓展到项目真正在链上发展后。避免许多开发者不断参加黑客松,获奖后又不将其进一步发展,只是一味薅羊毛。
至于培训-孵化-投资体系,因为有PBA和PaperMoon等专职做波卡技术培训,所以波卡需要重点在后两项做好准备,比如孵化层面需要准备孵化计划提供明确的技术、资源等支持,并建立一个孵化基金定向支持生态某些方向的发展。
投资层面需要链接优质的资方,尤其是美国的资方,让美国的资方真金白银投入到波卡生态中,才能吸引他们帮助导入美国方面的资源和用户。最后,要从宣发层面将这些计划和与资方的合作不断广而告之,让开发者和用户了解这些政策,建立对波卡未来的信心。
光是有稳定是不够的,这只能给到用户很一般的预期,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波卡的吸引力,还需要在稳定之外增加额外增长的预期。
上述的稳定的运营是既定的,在这之外可以结合行业的发展以及波卡当前阶段的需求从而动态调整,比如额外推出一些新的激励措施专门针对于AI方向,这个方向一定是未来能够大幅改变行业的叙事,波卡必须要抓住AI的发展,并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投入相应的宣传、技术、合作等资源,也许未来还会有针对RWA、DePIN的专项激励措施。
前者的稳定是只为了确保波卡的发展是持续向上的,而后者的额外增长则是提高波卡吸引力以及拓展用户或者投资者对于DOT有一个超额预期,确保给他们留下“波卡有非常强的兼容性能够紧跟行业的发展”的印象,这样波卡上有源源不断的Alpha机会将会成为用户、项目长期留存的重要原因。
整合现有资源:化零为整,提高效能
波卡国库、Web3基金会支持了特别多的非官方团队和人,但是这些团队和人所做的事情并没有很好地凝聚起来,以至于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现在支持的团队和人的成果集中展示起来,且围绕着波卡的运营目标将他们更好地利用起来。
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或者网页,展示所有获得国库支持、DF支持的团队、个人和计划(比如某些赏金计划),上面要有他们的介绍以及成果展示,且要注明哪些是正在获得支持的,哪些是历史上获得支持的。这样才能知道钱用到哪里去了,用的效果如何。
集中展示也能为这些团队带来一定的流量,而不至于这些团队所做的工作都鲜为人知。比如之前的Bounty 49几乎没有活动,Polkadot referendum 1417则是为了关闭它而进行的投票。
其次,这些团队、个人和计划,除了既定的要完成的目标(尤其是在他们的提案中所申请的目标),也要围绕着当前波卡的需要进行协作。举个最直接的例子,比如当波卡的JAM即将上线,从运营的角度来讲,这个时候通常需要项目方提前为JAM进行预热,包括准备好教程、联系好各类KOL、准备好不同类型的宣发材料、提供不同深度的内容方便传播、为激励用户更多的使用JAM要准备相应的激励计划(虽然JAM现在已经有了激励计划,但是我这里只是举个例子)。
由于波卡是去中心化的,且实际上已经通过国库或者Web3基金会支持了大量的内容团队、KOL、社群、开发者社群等等,那么就可以根据当前的需要,以官方或者Web3基金会的名义,要求这些团队、个人、计划要配合JAM的预热,提供相应的内容、宣传或者技术上的支持,从而让波卡所花的资金能够切实地根据一定的规划用于实际的工作中,而不至于成为一盘散沙。
因此,对于OpenGov来说一份财政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该财政计划要围绕着阶段性的运营目标来设立,这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如此,也能进一步指导OpenGov申请者去定向的提出提案进行申请,减少大量不必要的精力花费(不管是针对提案提出者还是针对投票者来说都是),提高OpenGov的效能。
波卡的发展一定不能是闭门造车的,波卡需要建立与生态中用户、投资者、开发者的反馈机制,加强Parity或者Web3基金会的一些部门与那些获得OpenGov、Web3基金会支持的团队、个人的联系,且在固定周期内(比如每季度)讨论出当季度波卡的运营方向、产品研究方向、生态发展方向,以指导当季度OpenGov的财政计划该如何建立,这些资金该用于支持哪些方向,又或者指导每个生态板块的负责人、Parity的产品部门、波卡的Technical Fellowship、波卡黑客松应该朝哪些方向进行开发上的引导,从而确保波卡的产品迭代和运营宣传是符合用户需求的、符合行业发展的。
这个过程最好是定期在文字上的讨论,建立固定的反馈流程,讨论的结果要用于指导财政计划、或者Parity产品部门自己研发、或者黑客松定向悬赏等等。
我们这种能够做研究和做内容的团队,不管在宣传层面还是在建立财政计划、研究波卡生态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