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Berachain代币海啸:一币归零,血洗信仰?

代币滥发:一场生态的豪赌,还是饮鸩止渴?

编者按:理想与现实的背离

最近,Berachain 生态内代币发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现象让我感到一丝不安。我理解项目方渴望快速发展的心情,但代币发行绝非一蹴而就的灵丹妙药。它更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加速增长;用不好,则可能伤及自身,甚至拖垮整个生态。我们必须警惕这种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价值的行为。想像一下,一群嗷嗷待哺的雏鸟同时张开嘴巴,而母鸟能带回来的食物却有限,最终只会导致弱者被淘汰,甚至整个鸟巢都走向崩溃。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对当前市场环境的冷静判断。

Berachain 的朋友们,别急着把「空气」变成「金子」

代币:双刃剑的真相

亲爱的 Berachain 生态建设者们,我理解你们想要快速起飞、实现财务自由的渴望。但请务必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你的项目真的准备好发币了吗?代币发行,绝不是把「空气」变成「金子」的炼金术,而是一场需要谨慎规划、步步为营的战役。一旦你的代币与市场挂钩,其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用户对你产品的perception。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代币价格一路下跌,用户还会愿意使用你的产品吗?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参与了一个「庞氏骗局」?即便你的产品本身是优秀的,也会因为代币价格的低迷而蒙上阴影。这种负面影响,往往比你想像的更为持久和致命。

别把代币当成万灵药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各样的「叙事」(narrative),比如「DeFi」、「GameFi」、「元宇宙」等等。这些叙事,就像一张张美丽的画饼,吸引着无数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些画饼所迷惑。代币,只是实现这些叙事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如果你的产品本身没有价值,没有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无论你发行什么样的代币,最终都只会归零。不要把代币当成万灵药,它无法解决产品本身的缺陷。相反,它可能会放大这些缺陷,让你的项目加速走向失败。

代币发行的时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产品市场契合度(PMF):代币发行的基石

什么时候才是发行代币的最佳时机?我的答案是:当你的产品已经实现了产品市场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PMF),并且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所谓PMF,指的是你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并且拥有足够的用户愿意为之付费。这意味着,你的产品已经经过了市场的验证,不再是一个空中楼阁,而是一个有生命力、有成长潜力的实体。在这个时候发行代币,就像给一辆已经启动的火箭加上燃料,能够让它更快、更远地飞向太空。代币应该是对早期用户的回馈,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同时也应该成为推动非对称增长的工具,而不是阻碍adoption(採用)的负担。如果你的产品还没有找到PMF,就急于发行代币,那就好像在沙子上建城堡,註定会倒塌。

私聊真心话:赤裸裸的现实

接下来,我要说一些通常只会在私聊中提到的现实问题。我知道,很多项目方都面临着来自投资人、社区的压力,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发币,实现「财富自由」。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们,这个市场远比你们想像的更加残酷和无情。在熊市里,没有人会记得你,只有价格会说话。如果你的代币价格持续下跌,无论你的产品多么优秀,都会被市场抛弃。

市场不等人,社区更救不了你:韭菜的钱也是血汗钱

无论你的社区多么忠诚,一条持续下跌的价格曲线都会影响adoption。而眼下,大部分代币的走势都是「只跌不涨」。更重要的是,在 Berachain 生态,你的代币属于「山寨中的山寨」(alt on an alt),而像 Solana 这样的顶级链上代币都在努力寻找买盘,你确定现在是发行的好时机吗?你应该认真问自己一个问题:「谁是我代币的边际买家?」 如果你没有一个清晰且有差异化的答案,无法确保代币分发能触达新的潜在买家,那我建议你再好好思考一下,不要为了短期的「多巴胺刺激」而忽视长期影响。因为答案绝对不是「社区」。 社区会支持你,会使用链上的产品,也会进行机会性投资。但社区的资金是有限的,它无法拯救你的代币。项目方需要关注长期生存能力,而非短期市场时机。

打造「默认存活」的产品:盈利才是硬道理

有人说市场时机无法预测,我部分同意。但你可以打造一个「默认存活」(default alive)、能盈利的产品,甚至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回购,真正为代币持有者创造价值(当然,前提是合法合规)。这才是长期生存的根本之道。代币的价值,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的盈利能力上。如果你的产品能够持续产生收入,并且将这些收入回馈给代币持有者,那么你的代币才会有真正的价值支撑。

如何正确啓动代币发行?避坑指南

协调与避让:别在同一个坑里摔倒

如果你经过深思熟虑,仍然决定要发币,那么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协调生态内的其他项目,不要把多个代币的发行日期安排得太近,避免市场需求被稀释。想像一下,如果同一时间有 8 个项目都发行代币,那么市场上的资金必然会被分散,每个项目的代币都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这就像在一个拥挤的市场里同时开设 8 家相同的店铺,最终只会导致大家互相竞争,利润都被摊薄。

估值:别让贪婪毁了未来

其次,不要高估估值。在当前的熊市环境下,投资者对估值非常敏感。如果你已经进行过私募融资,那么以平盘估值上线可能是个更合理的选择。要知道,过高的估值,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会压得你的代币喘不过气。而且,如果你的代币在上线之后表现不佳,那么投资者对你的信心也会大打折扣,未来想要再次融资就会更加困难。贪婪,往往是项目失败的根源。请记住,细水长流,才能走得更远。

关于 Berachain 生态的担忧:一场豪赌的两种结局

极度忠诚的社区:乌托邦的幻想?

目前,Berachain 生态内的代币发行数量过多,我担心这会导致很多团队在 adoption 和 traction 上「自废武功」。最终,这可能会形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Berachain 生态内形成一个极度忠诚的社区,他们坚信 Berachain 的未来,并且愿意长期持有 Bera 生态内的各种代币。这个社区可能会慢慢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但坦白说,我认为这种可能性较低。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很少有永远的信仰者,大多数人都是逐利的。如果 Berachain 生态内的代币长期表现不佳,那么这个社区很可能会逐渐瓦解。

被劝退的后来者:寒蝉效应

另一个极端是,未来的团队看到现在的情况后,被劝退,不再选择在 Berachain 上发行代币。他们可能会觉得,Berachain 生态已经过于拥挤,竞争太激烈,没有机会脱颖而出。这种「寒蝉效应」可能会导致 Berachain 生态失去活力,最终走向衰落。这是我最担心的情况。

来自老兵的忠告:加密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当然,乐观来看,这些代币或许能超出预期,带动产品增长,或者至少能让生态内的创始人们从失败中吸取真正的教训。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很多人私下问我对近期 Berachain 生态 TGE 的看法。我一直支持 Bera 上的 Builders,我希望他们成功,但更希望他们在长期取得成功。尽管这听起来有点鸡汤,但加密行业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我们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深知其中的道理。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