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AI狂潮下的股市:傳統能源寒冬,ERP與算力股崛起,英偉達概念受關注

七月十五股市風雲:AI狂潮與傳統能源的冰火兩重天?

指數分歧:滬指疲軟,創指獨舞

各位股民朋友們,今天這A股的盤面,簡直就像是在看一齣冰與火之歌!滬指那老胳膊老腿的,硬是跌了0.42%,收在3505點,看得我這心啊,拔涼拔涼的。想當年,我也是看著它一路高歌猛進,如今卻是英雄遲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再看看那深證成指,勉強掙扎著漲了0.56%,也算是給了點面子。但要說今天最靚的仔,那必須是創業板指,直接飆升1.73%!這簡直就是年輕人的天下,活力四射,朝氣蓬勃!這也難怪,現在的市場,誰還稀罕傳統產業那一套?AI、算力才是王道!

我個人覺得啊,這指數分化,其實也反映了當前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傳統產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步履維艱,缺乏足夠的增長動力。另一方面,以AI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雖然前景廣闊,但估值也水漲船高,風險不容忽視。所以啊,投資者在選擇標的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別被表面的光鮮亮麗給迷惑了。

盤面異動:ERP的「文藝復興」與算力股的「掘金時代」

ERP概念午後狂飆:是真需求還是資金炒作?

說到今天的盤面,那可真是熱鬧非凡!先說這ERP概念,午后突然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蹭蹭蹭往上竄!鼎捷數智直接來了個20CM的漲停,看得我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致遠互聯、普聯軟件、雲鼎科技、用友網絡…一堆名字噼里啪啦往上冒,簡直就像是在開ERP概念股的奧運會!

但各位看官,咱可得冷靜點!這ERP概念突然火起來,到底是真需求帶動,還是純粹的資金炒作?要知道,ERP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雖然重要,但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現在突然被爆炒,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什麼貓膩。我個人覺得啊,這裡面肯定有資金在推波助瀾,散戶朋友們可要小心,別成了接盤俠!

CPO板塊集體暴走:業績才是硬道理?

除了ERP,今天CPO板塊也是賺足了眼球!新易盛同樣20CM漲停,中際旭創、仕佳光子、天孚通信…各個都是氣勢如虹,仿佛要衝上雲霄!這CPO是個啥?簡單來說,就是光電共封裝,是未來高速數據傳輸的重要技術。現在AI這麼火,數據中心的需求蹭蹭往上漲,CPO自然也就成了香餑餑。

不過,CPO這玩意兒,技術門檻可不低!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所以啊,CPO概念股的炒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對未來業績的預期。像新易盛、劍橋科技,人家是實打實的業績亮眼,才能撐得起這麼高的股價。所以啊,投資CPO概念股,一定要看清楚公司的基本面,別光聽概念忽悠!畢竟,業績才是硬道理!

英偉達概念股:黃仁勳的一句話,點燃A股的激情?

H20芯片解禁:是及時雨還是隔靴搔癢?

今天這A股市場,簡直就是被黃仁勳老爺子的一句話給點燃了!英偉達概念股那是蹭蹭往上竄,勝宏科技、一品紅直接漲超13%,天孚通信、中電港、華勤技術…一堆名字紅彤彤的,看得我眼睛都花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還不是因為黃仁勳一句「美國已批准H20芯片銷往中國」!

這H20芯片,說是專門為中國市場定制的,性能上肯定比不上人家高端貨。但不管怎麼說,能賣總比不能賣強!對於那些嗷嗷待哺的中國AI企業來說,這H20芯片簡直就是及時雨!但問題是,這點雨水,真能澆灌得了中國AI的熊熊烈火嗎?我個人覺得啊,這H20芯片解禁,更多的是一種姿態,一種信號。表明美國在對華科技政策上,可能出現了微調。但要說它能徹底解決中國AI芯片的困境,那也太天真了!

RTXpro GPU:專業市場的新寵,能否帶動板塊持續升溫?

除了H20芯片,黃仁勳還放了個大招,說英偉達要推出RTXpro GPU,專為計算機圖形、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設計。這RTXpro GPU一聽就很高大上,感覺是專業市場的新寵。但問題是,專業市場的需求,真能帶動整個英偉達概念板塊持續升溫嗎?

我覺得啊,這事兒還得兩說。一方面,專業市場的需求確實在不斷增長,數字孿生、AI設計這些領域,對GPU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專業市場的規模畢竟有限,不可能像消費級市場那樣,動輒上億的銷量。所以啊,RTXpro GPU的推出,對於英偉達來說,更多的是一種戰略布局,一種技術展示。要說它能帶動整個板塊持續升溫,恐怕有點困難。

智譜AI板塊:AI安全標準落地,誰是最大受益者?

螞蟻集團領銜:AI安全標準能否為行業保駕護航?

各位看官,最近AI圈又出大事了!世界數字科學院正式發布了AI STR系列新標準《AI智能體運行安全測試標準》,聽著就很高大上!而且這次還是螞蟻集團、清華大學、中國電信牽頭,聯合二十多家國內外機構、企業及高校共同編制的,簡直就是AI界的「聯合國」!

這消息一出,智譜AI板塊那是漲勢喜人!漢得信息、海天瑞聲、光雲科技紛紛漲超8%,奧飛數據、金山辦公、新致軟件也是緊隨其後。這AI安全標準的落地,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畢竟,AI發展得再快,安全問題也不能忽視!萬一哪天AI失控了,那可就麻煩大了!

但是,問題來了,這AI安全標準,真的能為行業保駕護航嗎?我覺得啊,這事兒還得兩說。一方面,有了標準,總比沒有標準強。至少可以規範一下AI的研發和應用,降低一些潛在的風險。另一方面,這標準畢竟是人定的,AI的發展日新月異,標準也需要不斷更新迭代。而且,就算有了標準,也難免會有一些企業鑽空子,陽奉陰違。所以啊,AI安全問題,不是靠一個標準就能解決的,還需要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多方共同努力。

傳統能源的寒冬:煤炭、電力板塊集體下挫

煤炭股雪上加霜:大有能源巨虧,煤炭行業還有戲嗎?

唉,說完了AI的風光,再看看傳統能源,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今天煤炭股那是一片慘綠,大有能源直接跌超9%,陝西黑貓、華電能源、淮北礦業…一堆名字都灰頭土臉的。這煤炭行業,難道真的是要涼涼了嗎?

更讓人揪心的是,大有能源還發了個公告,說上半年預虧8.2億!虧損同比擴大67%!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因為煤炭價格大幅下行,公司商品煤平均售價同比下降約29%,煤炭銷售收入同比減少約7.46億!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我個人覺得啊,煤炭行業的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方面,隨著新能源的崛起,煤炭的需求在不斷萎縮。另一方面,環保政策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煤炭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所以啊,煤炭行業要想走出困境,必須轉型升級,尋找新的增長點。但問題是,這轉型之路,談何容易?

電力股的困境:新能源衝擊與政策壓力

除了煤炭,電力股今天也是表現不佳,拓日新能、華銀電力直接跌停,華光環能、京運通、深南電A…也是跌得七零八落。這電力行業,難道也要步煤炭的後塵了嗎?

我覺得啊,電力行業的困境,跟煤炭行業有些類似,但也有些不同。一方面,新能源的崛起,對傳統電力產生了衝擊。另一方面,政策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電力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所以啊,電力行業要想走出困境,一方面要積極發展新能源,另一方面要提升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水平。但這轉型之路,同樣充滿挑戰。

個股奇聞:大葉股份的「增利不漲」怪象

利好消息下的減持:股東套現離場,散戶該如何應對?

各位股民朋友們,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一個奇葩的個股——大葉股份。這家公司啊,發布了業績預告,說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77.71%-391.02%,這可是個大大的利好消息啊!

結果呢?結果股價不漲反跌,大幅下跌超13%,總市值險守70億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發布業績預告的同時,大葉股份還發布了股份減持公告,說股東余姚德創駿博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伙)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75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88%。

這簡直就是一齣鬧劇!公司業績大增,股東卻要套現離場,這到底是唱的哪一齣?我個人覺得啊,這裡面肯定有蹊蹺。一種可能是,股東認為公司股價已經被高估,所以趁機套現。另一種可能是,公司內部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問題,股東提前預感到風險,所以選擇跑路。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對於散戶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所以啊,遇到這種「增利不漲」的個股,散戶一定要小心謹慎。一方面要仔細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看看業績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另一方面要密切關注股東的動向,看看是否有減持的跡象。總之,就是要擦亮眼睛,別被表面的利好消息給迷惑了!

滬上機構觀點:川普關稅威脅下的A股投資策略

第二次供給側改革:舊瓶裝新酒,還是真能帶來機會?

各位股民朋友們,今天我們再來聽聽上海證券的觀點。他們認為,川普針對十幾個國家加徵關稅的威脅並沒有包含中國,而是繼續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這有利於A股的投資者風險偏好保持高位。他們還繼續看好第二次供給側改革預期、稀土、科技金融、銀行等結構性機會。

這觀點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細一想,卻又覺得有點雲裡霧裡。川普的關稅威脅,雖然沒有直接針對中國,但間接影響總是有的。畢竟,全球經濟一體化,誰也無法獨善其身。至於第二次供給側改革,這概念已經喊了好幾年了,到底是舊瓶裝新酒,還是真能帶來機會?

我個人覺得啊,這事兒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方面,供給側改革確實有助於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企業競爭力。但另一方面,改革的過程必然伴隨著陣痛,一些落後產能可能會被淘汰,一些企業可能會面臨倒閉。所以啊,投資者在選擇標的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夠在改革中脫穎而出的企業。至於稀土、科技金融、銀行等板塊,雖然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也需要仔細研究,避免盲目跟風。

總之,A股市場變幻莫測,投資者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分析,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