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Directory
罷免 公投結果與開票進度,823罷免又失敗 ptt
罷免 公投結果與開票進度,823罷免又失敗 PTT
唉,話說最近台灣的政治戲碼真的越來越精彩,823罷免案結果終於出爐,不過對很多人來說,這場罷免可能算是「毫無意外」吧?罷免案以31:0收場,國民黨立委再度全數過關——罷免的操作簡直就像在打空氣一樣,毫不掀波。當然,這次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7月26日的首波罷免案,藍營就挺過了一波,這次的第二波也是驚人的順利,難怪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剝雞)直接在臉書吐槽,「毫無意外。」

罷免案的開票進度與罷免門檻
我們回顧一下這次的罷免案,第二波主要針對7名藍委進行罷免,然而再怎麼投票、再怎麼動員,結果就是收場了:31個國民黨立委全員保住了位置。為啥罷免案一次次失敗,我覺得幾個原因非常明顯。首先,咱們罷免的遊戲規則就非常不討喜——罷免案的投票門檻很高,要達到選舉人25%的門檻才有可能生效,說真的,這個比平常投票還困難,畢竟有多少人真的會出門投罷免票啊?
而且罷免投票率一直偏低,根本就是在保藍營啊!光這次823罷免案的投票率都低到不能再低,連中選會都不意外超過不了門檻。說得再直白一點,想罷免藍委?結論是「母湯啦」,玩得再兇也沒效果。
核三公投案搶鏡:改支持核電?
不過相比罷免案的「毫無意外」,核三延役的公投案倒是成了這次的亮點。現在看開票結果,支持「核三重啟」的同意票數竟然突破了430萬,比起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的380萬同意票還多!這代表什麼?這代表人民逐漸願意接受核電的現實,甚至不排斥核三延役。不過重啟核電雖然意願上升,但公投案也卡在低投票率的問題,25%投票率門檻還是這次的致命門框。
黃揚明很直接地說,就算核三公投最後沒過門檻,這次的數字還是證明核電支持度在逐漸升溫。那問題就來了,核電這東西,真的有未來嗎?台灣要怎麼玩平衡,環保、核災風險、美中能源角力,統統都是個麻煩。
PTT討論熱烈:政治操作還是真民意?
講到台灣那群死忠網民的核心陣地PTT,你打開就能看到滿滿的討論串,不管是嘲諷罷免案「根本不可能成功」,還是炮轟公投案「到底有什麼用」,論壇上言論超級分裂得讓人頭痛。在一些政治版上,有人嘲笑罷免操盤的人根本沒大腦,完全是浪費資源;也有人認為公投案是核電回溫的開始,還有人唱反調說核災一來大家都死定了。
說真的,看到這些留言我也是醉了。罷免案本質上就有門檻,這些操作除了帶點政黨操作意義,真的能改變什麼嗎?當然,公投案中核電的支持率上升的確值得注意,但背後能不能真的影響國家政策?哪天真的出事,我很想看看當初喊支持的人會不會轉而喊「誰決定核電的,拉出來公審!」
Corol觀點:罷免案變政治儀式,公投案才是打未來牌
我看這次罷免案,可以用幾個字總結:超扯、超無感。說白了啦,罷免案根本就是政治儀式,對藍綠都只是表演而已,誰贏誰輸根本不重要,因為罷免的機制設得太「母湯」。作為一個不算太熱衷政治的普通人,我都覺得罷免案真的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倒是核三公投案,我覺得亮點多了一點。核電議題一向是政治燙手山芋,有人跳出來支持,也有人嚴重反對,但現在看起來支持核電的聲音越來越多,這真的很不意外。大家都知道,台灣缺電缺得要命,加上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慢,核電重啟看起來像是唯一的解套,但我們真的準備好面對這個選項嗎?說真的,我超期待核電派和反核派大戰個三百回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