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生成式AI:谁在裸泳?

文章目錄


    生成式AI应用:谁在弄潮,谁在裸泳?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近日发布的2025年度《Top 100 Gen AI 消费者应用》榜单,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下生成式AI领域的热闹与喧嚣,也暴露了许多潜藏的危机。榜单固然展现了用户规模,但它也掩盖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用户留存、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AI应用对社会带来的潜在影响。

    这份榜单将AI应用分为网站和移动应用两类,分别按月访问量和月活跃用户数排名。不得不承认,数据是冰冷的,但背后所反映的趋势却值得深思。

    “两超多强”格局的假象

    榜单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OpenAI的ChatGPT和中国公司DeepSeek的崛起,它们构成了“两超”的格局。但这种格局真的稳固吗?

    ChatGPT:江山依旧,危机四伏

    ChatGPT毫无疑问是目前的AI王者,拥有4亿周活跃用户。这得益于OpenAI持续的技术投入,以及GPT-4o等模型的推出。然而,用户增长的背后,隐藏着用户粘性的问题。

    • 增长停滞风险: ChatGPT的用户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能否保持用户的新鲜感,将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 体验同质化: 随着越来越多LLM的出现,用户可以轻易找到替代品,ChatGPT的护城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固。

    与其说ChatGPT是用户“必需品”,不如说它更像一个“工具”。而工具的命运,往往是被更便捷、更专业、更便宜的工具所取代。

    DeepSeek:昙花一现?

    DeepSeek的蹿红速度令人咋舌,短短时间内便积累了大量用户,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越了ChatGPT。这固然令人兴奋,但也需要冷静思考。

    • 营销驱动: DeepSeek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营销推广,而非真正的产品创新。当营销退潮后,用户是否会继续留下?

    • 技术瓶颈: DeepSeek在模型能力上与OpenAI仍有差距,如果不能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很难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DeepSeek的崛起,更像是一场“闪电战”,能否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

    中国AI:出海掘金,本土失守?

    榜单中,许多中国AI应用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例如CrushOn AI、Cutout.pro等。这反映了中国AI企业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但也暴露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本土市场的缺失。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

    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市场和丰富的数据资源,但许多优秀的AI应用却无法在中国市场获得应有的认可。这背后的原因复杂,既有监管政策的限制,也有本土市场的竞争激烈。

    • 监管风险: 中国对AI内容有着严格的监管,许多AI应用面临内容审查的风险,这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空间。

    • 同质化竞争: 中国AI市场充斥着大量的同质化产品,缺乏真正的创新。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手段。

    本土化需求与全球化视野的冲突

    中国AI企业在出海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本土市场。然而,本土化需求与全球化视野之间存在着冲突。

    • 文化差异: 中国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与其他国家的用户存在差异,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进行产品调整。

    • 数据安全: 跨境数据传输存在安全风险,企业需要遵守不同国家的数据安全法规。

    如何在出海的同时,兼顾本土市场,是中国AI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视频生成:真需求,还是伪风口?

    榜单中,视频生成应用备受关注,可灵AI、海螺AI等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表现出色。然而,视频生成是否真的是一个“刚需”,仍然存在疑问。

    技术进步的背后,是伦理与版权的难题

    文生视频技术的进步,无疑令人兴奋。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和版权问题。

    • 虚假信息: 视频生成技术可以被用于制造虚假信息,误导公众,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例如,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就出现了大量AI生成的虚假视频,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来源:纽约时报

    • 版权侵权: AI生成的视频可能侵犯他人的版权,例如未经授权使用了他人的音乐、图像等。

    商业模式的探索

    目前,视频生成应用的商业模式主要依靠订阅和付费生成。然而,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

    • 用户付费意愿: 视频生成应用的付费门槛较高,许多用户不愿意为之付费。

    • 内容同质化: 随着技术的普及,视频生成的内容越来越同质化,难以吸引用户。

    视频生成应用能否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

    AI的未来:工具,还是伙伴?

    a16z的榜单,更多地关注了AI应用的用户规模和商业价值,而忽略了AI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更深远的影响。

    “情感编码”的陷阱

    a16z在报告中提到,“情感编码”正在改变谁可以用AI创作,而不仅仅是使用它。这引发了人们对AI伦理的担忧。

    • 操控情感: AI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情感数据,来操控用户的情感,从而达到商业目的。

    • 隐私泄露: “情感编码”需要收集大量用户的个人数据,这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AI时代的生存法则

    AI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 拥抱AI,而非对抗: 我们应该积极拥抱AI,利用AI来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 提升自身技能: 在AI时代,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 保持独立思考: 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被AI所操控。

    AI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它,以及如何使用它。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