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旨在通过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该通知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总体思路,提出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纳入电力市场交易,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同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存量项目妥善衔接现行政策,对增量项目则通过市场化竞价确定机制电价。
具体而言,改革将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完善现货和中长期市场交易及价格机制,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通过差价结算的方式,在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补偿,高于机制电价时则扣除差价,以确保新能源企业获得合理稳定的收益预期。
针对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电量规模衔接现行政策,机制电价按现行政策执行;增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电量规模由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确定,机制电价通过市场化竞价形成。
通知还强调了加强组织落实、政策宣传解读、政策协同和跟踪评估等保障措施,确保改革平稳推进,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改革将对电力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对终端用户电价,改革预计对居民和农业用户无影响,对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影响基本持平,甚至可能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