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友升股份IPO:財務疑雲、供應鏈風險與00929 配息機會?

友升股份IPO二度闖關成功?財務疑雲下的供應鏈故事

在資本市場的波濤洶湧中,上海友升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升股份”)如同經歷了一場馬拉松,時隔兩年,終於再次叩開了IPO的大門。6月20日,上交所的上市委會議室裡,友升股份的名字被正式通過,標誌著這家公司即將踏上新的征程。然而,成功的光環背後,卻隱藏著不容忽視的財務疑雲,以及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它所扮演的微妙角色。

從6億到24億:一場豪賭還是戰略轉型?

猶記得2021年,友升股份首次遞交IPO申請時,那時的募資目標還僅僅是6.33億元。彼時,市場對這家公司的認知還停留在“鋁合金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的層面。然而,短短一年後,友升股份卻主動撤回了申請,理由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為滿足下游主要客戶特斯拉、蔚來、廣汽集團等需求,公司急需籌集資金擴充產能”。

這個理由聽起來冠冕堂皇,但背後卻透露出一個信息:友升股份正在押注新能源汽車市場。2023年12月,當友升股份再次出現在IPO的賽道上時,它的募資規模已經膨脹到了24.71億元,足足翻了三倍!這一次,友升股份將募資的重點放在了雲南生產基地的建設和電池托盤、下車體的擴產項目上。這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募資,更像是一場豪賭,賭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賭的是自己能否在這個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不禁讓人想到最近很火的00929 配息,如果能把分紅的錢投入到這裡,是不是也能獲得不錯的回報呢?

特斯拉、寧德時代光環下的現金流危機

友升股份的招股書上,赫然列著一串閃亮的名字:特斯拉、廣汽集團、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賽力斯、海斯坦普、寧德時代、凌雲工業……這些都是國內外知名的汽車整車或零部件廠商,也是友升股份的主要客戶。尤其是特斯拉,一度貢獻了友升股份超過兩成的銷售額。有了這些大客戶的加持,友升股份的業績自然也是水漲船高。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3.50億元一路攀升至39.50億元,歸母淨利潤也從2.33億元增長至4.05億元,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在這看似穩健的業績增長曲線下,卻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機:現金流。2022年至2024年,友升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911.60萬元、3802.24萬元和-2.53億元,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甚至在2024年出現了負值!與此同時,公司的貨幣資金規模也在持續下降,從2022年的4.1億元減少至2024年的8449.81萬元。這意味著,友升股份的“造血”能力正在減弱,而“失血”的速度卻在加快。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友升股份將面臨嚴峻的流動性風險。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前段時間的北投火災,如果友升股份也遭遇類似的突發事件,它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應對呢?

分紅6000萬:股東的盛宴還是投資者的隱憂?

更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在現金流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友升股份卻在IPO前夕進行了高額分紅。2022年,公司現金流剛有改善,便大手一揮,分紅6000萬元!而這些分紅,大部分都進了實控人羅世兵及其配偶金麗燕的“腰包”。畢竟,他們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著友升股份70.44%的股份。這種行為,難免讓人產生質疑:這到底是股東的盛宴,還是投資者的隱憂?難道友升股份也想學陳由豪,在上市前撈一筆就走?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企業分紅是正常的商業行為,是對股東投資的回報。只是在友升股份當下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如此大手筆的分紅,難免會引發市場的猜測和擔憂。畢竟,對於一家即將上市的公司來說,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才是更重要的。不知道仙塔律師會怎麼看待這種行為呢?

毛利率逆勢上漲:友升股份的獨門秘笈?

在當下車企大力降本的背景下,友升股份的毛利率卻呈現出逆勢上漲的態勢,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2022年,友升股份的毛利率為20.55%,2023年逆勢上升至21.04%,2024年雖然有所下跌,但仍高於2022年的數據。與此同時,和勝股份、旭升集團、文燦股份、新鋁時代等同行業公司的毛利率卻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友升股份掌握了什麼獨門秘笈,能夠在行業整體下行的情況下,保持毛利率的穩定甚至提升?或者說,友升股份的會計處理方式與同行有所不同?這個問題,或許只有友升股份的管理層才能給出答案了。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需要仔細研究的信號。也許友升股份就像 台新信用卡一樣,有著獨特的盈利模式。

鋁業新貴友升股份:IPO背後那些不能說的秘密

友升股份,一家專注於鋁合金汽車零部件的新能源供應商,看似踩著特斯拉和寧德時代的肩膀扶搖直上。然而,在它即將步入資本市場的紅毯之際,那些被光鮮亮麗的數據所掩蓋的“不能說的秘密”,正如同隱藏在旭集精緻餐點下的暗流,開始湧動。

上市委放行:彭振聲會怎麼看?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這個掌握著企業IPO生殺大權的機構,這次竟然對友升股份亮起了綠燈,著實讓人有些意外。要知道,友升股份的財務狀況並非完美無瑕,甚至可以說是疑點重重。經營性現金流轉負、應收賬款翻倍、IPO前夕還大手筆分紅……這些都足以讓上市委的委員們皺起眉頭。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最終選擇放行呢?難道是看中了友升股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前景?還是另有其他考量?如果讓以嚴謹著稱的彭振聲來審核,他會怎麼看待友升股份的這次IPO呢?

供應鏈上的命運:誰是真正的受益者?

友升股份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為特斯拉、寧德時代等巨頭提供鋁合金汽車零部件。然而,這種依賴性也讓友升股份的命運與這些巨頭緊密相連。一旦特斯拉的銷量下滑,或者寧德時代選擇更換供應商,友升股份的業績將會受到直接的衝擊。更何況,在供應鏈中,往往是上游的巨頭掌握著更多的話語權,能夠擠壓供應商的利潤空間。友升股份看似風光,但實際上卻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維護與這些巨頭的關係,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踢出局。想想看,在供應鏈中,誰才是真正的受益者?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特斯拉和寧德時代,還是像友升股份這樣,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零部件供應商?又是否如同《國際橋牌社》中那樣,充滿了權力與利益的博弈?

募資疑雲:補流的背後是資金黑洞?

在友升股份此次IPO的募資計劃中,有5億元是計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的。這個數字,對於一家年收入近40億元的公司來說,似乎有些過於龐大了。更何況,友升股份的招股書中也承認,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已經出現了負值。這不禁讓人懷疑,友升股份的資金鏈是否已經出現了問題?這5億元的補流資金,真的是用於公司正常的運營,還是為了填補某些不為人知的資金黑洞?亦或是像某些P2P平台一樣,拆東牆補西牆,掩蓋真實的財務狀況?

會計差錯:一筆糊塗帳?

友升股份在2021年和2023年提交的兩版招股書中,財務數據存在多處不一致。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原因。友升股份給出的解釋是“會計差錯更正”。然而,這種解釋顯然難以讓人信服。會計差錯,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只是無關痛癢的小錯誤,自然可以一笑置之。但如果涉及到重大的財務數據,那麼就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到底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為之?友升股份的會計師事務所是哪家?簽字會計師是蕭嘉蓉嗎?他們是否盡到了應有的審計責任?這一筆糊塗帳,最終會如何收場?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大考:友升股份能否突圍?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這片紅海中,零部件供應商的競爭尤為激烈。友升股份作為其中的一員,正接受著來自市場、客戶和自身的重重考驗。這場大考,不僅關乎友升股份能否成功IPO,更關乎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就像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一樣,只有經歷過層層選拔,才能站在最終的舞台上。

客戶集中度過高:特斯拉的依賴症?

毫無疑問,特斯拉是友升股份最重要的客戶之一。在報告期內,特斯拉的銷售額一度佔到友升股份總銷售額的24.23%。這種高度的客戶集中度,固然能夠為友升股份帶來穩定的收入,但也讓其患上了嚴重的“特斯拉依賴症”。一旦特斯拉的訂單減少,或者轉向其他供應商,友升股份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這種風險,就像懸在友升股份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更何況,馬斯克向來以善變著稱,誰也無法保證他明天是否會做出什麼出人意料的決定。友升股份是否應該考慮分散客戶,降低對特斯拉的依賴呢?還是說,它已經被特斯拉深度綁定,難以脫身?

應收帳款激增:誰在拖欠友升股份的錢?

報告期內,友升股份的應收帳款餘額從6.98億元激增至13.53億元,幾乎翻了一倍!這意味著,有大量的貨款尚未收回,佔用了公司的資金。那麼,究竟是誰在拖欠友升股份的錢?是特斯拉?還是其他客戶?拖欠的原因是什麼?是客戶經營困難,無力支付?還是友升股份在供應鏈中地位較弱,不得不接受較長的付款週期?應收帳款的激增,不僅會影響友升股份的現金流,還會增加壞帳的風險。如果這些應收帳款無法收回,將會直接影響公司的利潤。友升股份是否應該加強應收帳款的管理,採取更有效的催收措施,避免壞帳的發生呢? 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應收帳款像台中停水一樣,越來越嚴重?

擴產與利用率:一場關於未來的豪賭?

友升股份此次IPO募投項目的核心是擴產。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友升股份目前的產能利用率並未達到飽和。報告期內,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5.28%、92.91%和95.15%,呈現波動下行趨勢。在產能利用率尚未達到飽和的情況下,貿然擴產是否明智?擴產後新增的產能能否及時消化?如果新增的產能無法消化,將會導致產能過剩,進一步降低產能利用率,增加運營成本。友升股份的擴產計劃,到底是為了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還是為了配合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政策?這是一場關於未來的豪賭,一旦賭輸了,友升股份將會陷入困境。

同業比較:友升股份的護城河在哪裡?

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友升股份並非獨佔鰲頭。和勝股份、旭升集團、文燦股份、新鋁時代等公司,都是友升股份的競爭對手。與這些競爭對手相比,友升股份的優勢在哪裡?它的護城河在哪裡?是技術?是成本?還是客戶關係?如果友升股份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那麼它將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更何況,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新的競爭者還會不斷湧現。友升股份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也許可以考慮發行客家幣,增加競爭力?

友升股份IPO過會:是旭集般的美味,還是陳雷般的震驚?

友升股份成功通過IPO審核,這消息對於公司內部來說,或許如同品嚐旭集一般,充滿了期待和喜悅。但對於市場觀察者而言,這結果卻可能像突然聽到陳雷的歌聲一樣,充滿了震驚和疑惑。究竟是實至名歸,還是暗藏玄機?

財務數據的真與假:誰在玩數字遊戲?

招股書上的數字,永遠是企業展示自身實力的最佳舞台。但問題是,舞台上的表演是否真實反映了幕後的運營狀況?友升股份的財務數據,表面看來營收和利潤都在增長,但深入分析,卻發現現金流緊張、應收帳款激增等問題。這些數字背後,是否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會計差錯更正,真的只是單純的筆誤,還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數字遊戲?就像魔術師lulu的表演,看似神奇,實則充滿了技巧和障眼法。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才能看穿數字的迷霧,發現真相。

實控人的財富密碼:IPO是終點還是起點?

對於羅世兵及其配偶金麗燕而言,友升股份的IPO成功,無疑是他們財富增值的巨大跳板。通過IPO,他們手中的股份將被放大數倍,身價也將水漲船高。但問題是,IPO是他們財富積累的終點,還是起點?他們是否會像某些企業家一樣,在套現後選擇離開,留下一個空殼公司給投資者?還是會繼續努力經營,將友升股份打造成一家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他們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友升股份的未來。也許他們會把錢拿去ตรวจหวย,誰知道呢?

市場的考驗:友升股份的未來在哪裡?

成功IPO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友升股份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能否持續創新,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能否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這些都是擺在友升股份面前的嚴峻挑戰。如果友升股份無法應對這些挑戰,那麼它的股價將會下跌,投資者將會遭受損失。市場就像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的球場,充滿了變數和挑戰。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取得勝利。7月5號預言會實現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仙塔律師怎麼看?

面對友升股份的種種疑點,經驗豐富的仙塔律師又會怎麼看呢?他是否會建議投資者謹慎投資,還是認為友升股份具有投資價值?他是否會對友升股份的財務狀況提出質疑,還是認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合理的經營來解決?仙塔律師的專業意見,或許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一些參考。畢竟,在資本市場中,風險無處不在,專業的意見往往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是金子總會發光?友升股份IPO闖關記

友升股份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從首次申請到主動撤回,再到如今的二度闖關成功,這家公司經歷了許多坎坷。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問題是,友升股份真的是金子嗎?還是只是一塊鍍金的石頭?

從撤回申請到重返賽道:友升股份的涅槃重生?

2021年,友升股份首次向主板發起衝擊,但僅僅一年後,便主動撤回了申請。當時,公司給出的理由是“為滿足下游主要客戶的需求,急需籌集資金擴充產能”。這個理由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但背後是否隱藏著其他的原因?是因為財務數據存在問題?還是因為不符合監管要求?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從撤回申請到重返賽道,友升股份經歷了一次涅槃重生。它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業務模式,調整了自己的發展戰略,並最終再次向IPO發起了衝擊。就像林郁婷在拳擊場上,即使跌倒,也要重新站起來。

IPO募資用途:畫大餅還是真需求?

友升股份此次IPO的募資規模高達24.71億元,其中大部分將用於雲南生產基地的建設和電池托盤、下車體的擴產項目。這些募資用途,聽起來都非常具有前景。但問題是,這些真的是友升股份的真實需求嗎?還是只是一個為了吸引投資者而畫的大餅?雲南生產基地的建設,是否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可行性分析?電池托盤、下車體的擴產項目,是否有足夠的訂單支撐?如果這些募資用途無法實現預期的效益,那麼友升股份將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就像朱亞虎的畫作,如果沒有人欣賞,就毫無價值。

風險與機遇:友升股份的投資價值幾何?

投資一家公司,就如同賭博,既有機會獲得豐厚的回報,也可能血本無歸。友升股份的投資價值究竟幾何?這取決於投資者對其風險和機遇的評估。從風險方面來看,友升股份面臨著客戶集中度過高、應收帳款激增、產能利用率不足等問題。從機遇方面來看,友升股份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或許可以參考蔡琞傑的投資策略,謹慎行事。

會計師事務所:蕭嘉蓉簽字了嗎?

IPO申請文件中,會計師事務所的簽字至關重要,它代表著對公司財務數據的背書。本次友升股份的IPO申請,是哪家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簽字會計師是誰?是之前提到的蕭嘉蓉嗎?他們的專業判斷,將直接影響投資者對友升股份的信任程度。如果會計師事務所未能盡到應有的審計責任,那麼投資者將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就像《JET SL SUPER C》的廣告一樣,如果誇大宣傳,就會誤導消費者。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