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潮宏基香港上市豪賭:台積電營收難掩財務危機,股權質押添隱憂

潮宏基揮軍香港:一場豪賭?

H股上市:全球擴張的野心,還是飲鳩止渴?

中國經濟放緩的聲浪中,珠寶品牌潮宏基逆勢而行,宣布將發行H股,準備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消息一出,立刻在業界炸開了鍋。表面上,潮宏基喊出的是「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形象」,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背後恐怕有更深層的財務考量。近年來,台積電營收屢創新高,帶動台灣股市一片榮景,反觀中國市場,內需疲軟,消費降級,潮宏基此時選擇赴港上市,無疑是想藉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吸引更多外資,為自己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問題是,香港股市近年來也並非風平浪靜,萬海股價的波動更是讓投資者心有餘悸。潮宏基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市,到底是看準了香港市場的潛力,還是迫於無奈的自救行為?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郭如意事件,表面光鮮亮麗,內裡卻暗藏危機。更有甚者,有評論員指出,潮宏基的這一舉動,很可能只是為了應付國內日漸收緊的監管環境,將一部分資金轉移到境外,以求自保。這就好比瑪奇英雄傳 反抗命運,看似勇敢,實則充滿了不確定性。

安永香港操刀:审计背后的盤算

潮宏基這次選擇了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安永香港)作為其H股上市的审计機構。安永作為國際四大会計師事務所之一,其專業性自然毋庸置疑。然而,在商言商,安永香港的加入,絕不僅僅是為了提供一份客观的审计报告。有業內人士爆料,安永香港很可能在其中扮演了更積極的角色,例如幫助潮宏基進行財務包裝,以達到符合香港上市要求的標準。畢竟,在scale ai高度發展的今天,要找到一家願意配合企業需求的审计機構,並非難事。更何況,安永香港在香港市場深耕多年,對於香港聯交所的遊戲規則了如指掌,能夠為潮宏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但問題是,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是否會影響审计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這恐怕是監管機構和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當年孫德榮事件,不也正是因為會計師事務所的疏忽,才導致了後續的一系列風波嗎?

財報疑雲:增收不增利的窘境,誰來解套?

從潮宏基披露的財報來看,2024年營收雖然增長了10.48%,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大幅下降了41.91%。這種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實在令人費解。潮宏基將原因歸咎於市場競爭加劇、成本上升等因素,但這種解釋顯然無法令人信服。有分析師指出,潮宏基的產品定位模糊,缺乏核心競爭力,是導致其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試想,在lady gaga 日本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的同時,又有多少人會關注一個二三線的珠寶品牌?更何況,近年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珠寶行業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潮宏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恐怕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此外,潮宏基的應收帳款周轉率也在逐年下降,這意味著公司的資金回籠速度越來越慢,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潮宏基的財務狀況將會更加惡化。面對這種困境,潮宏基除了寄希望於香港上市之外,恐怕還需要從根本上調整其經營策略。

股權質押:老闆的財務槓桿,小股東的隱憂?

公告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潮宏基的控股股東汕頭市潮鴻基投資有限公司(潮鴻基投資)以及董事長、總經理廖創賓都存在股權質押的情況。其中,潮鴻基投資質押了其所持股份的31%,廖創賓質押了其所持股份的48%。股權質押是一種常見的融資手段,但過高的質押比例,往往意味著公司或股東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一旦公司股價下跌,質押的股權就有可能被強制平倉,從而引發更大的危機。這就好比威力彩,看似一本萬利,實則風險極高。對於小股東來說,大股東的股權質押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憂。一旦公司經營出現問題,大股東很有可能拋售股票,套現離場,留下小股東獨自承擔損失。因此,在投資潮宏基之前,小股東務必要仔細評估其股權質押的風險,謹慎做出決策。

img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