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疊加關稅 美對台關稅須疊加原有稅率,經濟大臣解釋日本15%烏龍
疊加關稅:美對台關稅的「加稅風暴」,日本烏龍事件更添亂
台灣的暫時性對等關稅真的只是暫時嗎?
最近新聞都吵翻天,原本以為美國對台灣的關稅只是暫時性「加百分之二十」,但沒想到真相卻是要「疊加原有稅率」。這什麼意思?講白了,先拿你既有的關稅稅率,再加上新的「暫時性對等關稅」。舉例來說,我們出口到美國的工具機,之前是百分之四點七的最惠國(MFN)稅率,現在直接上漲到百分之二十四點七。塑膠產品之前是百分之五關稅,現在則躍升到百分之二十五。至於之前所謂的零關稅商品,例如鬼頭刀、蝴蝶蘭,現在也得乖乖接受比例相同的百分之二十新稅率。是不是覺得被狠狠「割韭菜」?
而且最扯的是,行政院居然拖到昨天(天啊,都已經八月了)才公開說明這事情。不少在野黨立委馬上跳出來怒嗆,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甚至直接批說這是「黑箱中的黑箱」。大家都在問,這所謂的「暫時性對等關稅」到底會暫時到什麼時候?是暫到下一次美國總統換人,還是暫到我們出口產業主動撐不住關門大吉?
日本的稅率烏龍:口頭約定到底在哈囉?
台灣在這邊「爆肝付錢」,結果日本那邊居然也搞烏龍。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向國內說,美國的對等關稅只會到百分之十五就封頂,根本不會有疊加這一說。結果美國最新的公告直接打臉,完全沒把日本列在減免措施清單裡。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趕到美國談判後才釋出消息,說美國承諾修正行政命令,追溯退還過多的稅金,還會降低汽車關稅。聽起來好像很威風,但問題來了,美國根本沒給出修正的具體時程,退稅也只是個「可能有」的概念。
最讓人傻眼的是,日本口口聲聲說有跟美國達成協議,但回頭一看這居然只是一個「口頭約定」,沒有任何白紙黑字文件。這什麼情況?是在搞非正式婚約嗎?難怪連日本國內都罵翻,媒體更是對政府大開炮。
Corol觀點:台灣的出口產業被擠壓到底
我真的說不下去了,這次的「疊加關稅」,坦白講就是一場經濟上的血腥屠殺。台灣的出口商,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這波關稅夾擊真的有夠燒心。我聽到工業界有人說,百分之廿四點七的工具機稅率直接把很多人的利潤生吞了,蝴蝶蘭、鬼頭刀那些原本靠零關稅撐成出口經濟奇蹟的行業,瞬間成了川普的「進貢稅單」。真的是母湯。
至於日本那邊的「烏龍稅率事件」,讓我更無法安心。如果美國出包一次,為什麼台灣不會是下個倒楣蛋?赤澤亮正能飛去華府破局,我們的官員又在哪裡?還要讓民眾自己抓資料、議員自己拼抗議嗎?而且回頭想想,這所謂的「疊加模式」根本就是強勢國家剝削的最佳工具。我竟然還期待我們能爭取到什麼公平待遇,說真的,我也是醉了。打死不信美國會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