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礼来Zepbound减肥药真相:长期有效?数据猫腻与停药反弹风险

文章目录


减肥神药?礼来Zepbound长期疗效的真相与反思

数据背后的猫腻:真的是“长期”有效吗?

礼来Zepbound减肥药三年临床数据的发布,无疑又给那些苦苦挣扎在肥胖泥潭中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五年?十年?别逗了,在医药界,三年顶多算“中期”。而区区三年,就能盖棺定论说这药“长期”有效,未免有些操之过急。先别急着欢呼雀跃,让我们仔细扒一扒这光鲜数据背后的猫腻。平均减重23%?没错,很诱人。但别忘了,这是最高剂量下的数据,而且是“平均”。个体差异呢?那些用了药也没啥效果,甚至副作用大到无法坚持的“分母”们,又有谁来关心?更扎眼的是那句“体重反弹幅度通常不超过减重量的5%”。这“通常”二字用得真是妙啊!什么叫“通常”?那就是说,肯定有超过5%的,甚至可能更多。礼来选择性地强调“多数人”,难道不正是为了掩盖那些反弹严重的失败案例吗?

减重手术的反弹:一个被忽略的事实

文章中还提到了减重手术,说三年后平均反弹约13%。这话说得轻巧,似乎想借此来反衬Zepbound的优越性。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减重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需要严格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而那些选择手术的人,往往是已经尝试过各种方法都失败,属于肥胖程度最为严重的群体。他们的基数大,反弹风险自然也高。把这群人和仅仅靠药物干预的人群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比较。更何况,手术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是药物无法比拟的。这种看似客观的对比,实则充满了精心设计的陷阱。

停药就反弹:慢性病还是慢性依赖?

“这就像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如果停止用药,身体状态会回归原点。”礼来的专家用这番话来解释Zepbound的“必须长期用药”的特性。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却让人不寒而栗。降压药和降糖药,是为了控制已经存在的疾病,是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而Zepbound呢?它针对的是肥胖,一种生活方式病。如果说停药就反弹,那就意味着,一旦开始用药,就永远无法摆脱药物的控制。这到底是治疗慢性病,还是培养慢性依赖?更可怕的是,这种依赖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一旦习惯了药物带来的轻松减重,又有多少人还能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呢?

现实的残酷:药物之外的挑战

文章也提到了“供应短缺、副作用和医保覆盖不足”等问题。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背后却是无数患者的无奈和挣扎。Zepbound的价格高昂,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即使有医保,也往往需要满足各种苛刻的条件。而那些好不容易用上药的人,又不得不面对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等。更让人绝望的是,即使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减重,一旦因为各种原因停药,体重反弹的噩梦又会再次降临。

减重效果的差异:性别与并发症的微妙关系

文章最后提到,女性和无肥胖并发症者减重效果最显著。这似乎在暗示,Zepbound更适合特定人群。但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歧视吗?那些男性、那些有肥胖并发症的人,难道就不配拥有健康的身体吗?这种选择性的宣传,只会加剧社会对肥胖的歧视和偏见。更何况,即使对于那些“适合”用药的人来说,Zepbound也并非万能灵药。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真正的改变,还需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