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核三在哪 開票最新資訊及公投影響,重啟與否三大可能曝光

Article Directory

    核三在哪 開票最新資訊及公投影響,重啟與否三大可能曝光

    核三在哪?開票最新資訊與公投可能影響一次看透

    今天是2025年8月23日,大家應該焦點都放在核三重啟公投上吧?想想,核電議題在台灣從來就沒冷過,幾乎是每次都吵得天翻地覆,這次核三也不例外。到底結果會如何?公投對未來能源格局又可能帶來什麼影響?今天我直接幫大家整理這場核三公投的重點精華,還有可能結局,以及背後那些值得深思的小細節。

    核三在哪 開票最新資訊及公投影響,重啟與否三大可能曝光

    公投三大可能結局:拆除?延役?全看政府怎麼走!

    我們先從結局看起。這次公投主文重點是:「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超簡單是不是?但其實細節藏著魔鬼。公投結果綜合政府後續態度,其實可以分成三種可能性:

    可能一:公投過關,核三確認安全可以重啟

    這是挺核派最希望的結果!但拜託,別以為公投通過後核三隔天就能發電。一切都得遵循程序:安全檢查、延役評估、國內外核安標準過關……光台電自己的初步檢查,就要拖1.5到2年,最後還得核安會點頭,加起來三年半跑不掉。簡單說,這事兒即使樂觀,也得慢慢來。

    可能二:公投過關,但重啟還是卡關

    看起來通過了,但政府最後還是說「抱歉,核三還是有安全疑慮」。例如乾式貯存設施跟核廢處理會是大坑,這些都得被一一審查過。這種情況下,就算公投通過,核三還是有可能繼續「人在原地,心卻除役」的情境。

    可能三:公投沒過,核三直接宣布退役

    最徹底的版本:公投不過,核三正式進入除役流程。根據現在的標準,核三拆除光拆就要花個25年(大家還能看到孫子輩接班了😂)。第一階段是過渡期,第二階段拆除,最後才是土地復原和輻射偵測。單看這個流程,就知道核電不是說停就沒事,它的下場得花大把時間和經費。

    核三在哪,究竟能不能重啟?

    先說說核三的情況。核三目前是燃料池有空間、爐心清空,算是三個核電廠裡面最有「條件」談延役的。反觀核一,有部分設備直接拆掉,想裝回去恐怕得拼了命;核二還得清空燃料棒,光這程序聽著就想睡。這樣看來,核三重啟真的比較有機,但前提是所有安全檢查得完美過關。

    省錢但麻煩?核電的現實總是那麼尷尬

    不要忘了核電再便宜,也不是萬事OK。核三每度電的發電成本表面看起來低到不行,什麼後端核廢處理成本、長期風險保險費用都在背後等著。但反核派會說,便宜的代價是風險,這個成本要怎麼算?這就是核電在台灣的宿命:爭議性的節目,怎麼播都會有人罵。

    信不信?台灣每種發電方式都有人抗議

    你以為只有核電有爭議?錯了,任何發電方式在台灣都被罵得狗血淋頭。火力發電被批砲空污;再生能源被酸成本高;核能就趴在「危險」標籤下哀哀叫,總之,現在就像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說的——你不讓這個、又不讓那個,最後還剩啥能用?

    Corol觀點:核電的現實,是台灣的縮影

    說真的,研究這麼久,核電其實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來的不是它本身的問題,而是台灣上上下下的能源矛盾。支持的,看到核能省錢發電好用;反對的,天天提醒核災、核廢問題怎麼解。然後咧?政府不敢得罪兩邊,只好各種摸稜兩可,但最後困境全丟給台電,這操作我是覺得有點母湯。

    回到核三公投,只能說你不管是哪派,今天手上的票很重要。因為核三這題,不只是核能,而是拷問台灣怎麼平衡經濟發展和能源永續。我只希望,不要再讓能源政策變成藍綠的政治玩具了,選票內容還得回歸理性,但我們說真的還能理性嗎?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