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瀧澤科技 周休三日政策逆勢登場,是否掀起休假潮? PTT DCARD
瀧澤科技 周休三日政策逆勢登場,是否掀起休假潮?
說真的,現在景氣這麼低迷,大多數製造業公司不是裁員就是放無薪假,結果瀧澤科技大剌剌宣布:每個禮拜五通通放假,直接周休三日。這操作,真的有夠逆天!一句話,讓大家看得又期待又傻眼。畢竟不是每個老闆都願意在這種「破產邊緣」的節骨眼,還擺出一副「我們公司要養精蓄銳」的架勢。
瀧澤科技的「逆風操作」到底是怎麼個來頭?
先說點背景,瀧澤科技是台灣這邊超知名的工具機大廠(股號6609),算是製造業的第一線指標了。最近在全台製造業普遍哀鴻遍野的狀況下,勞動部的數據更是扎心:截至8月15日,實施無薪假的人數直接破4000人,尤其製造業占了91%,簡直是被美國加稅和台幣升值壓到喘不過氣來。
這時候,瀧澤科居然跳出來不玩無薪假的套路,自8月22日開始,每週固定禮拜五放假三個月。基本上,就是直接給員工放了個名正言順的周休三日。然後還把他美其名為「員工休假集中管理計畫」,真的聽起來蠻有梗。
繼續深扒,瀧澤科的「周休三日」背後隱情
根據公司對外的公告,這個決策主要是:
1. 現在景氣太低迷,針對這段訂單乾旱期,大家先「養精蓄銳」。簡單講,就是沒事做就先休息,別內耗了。
2. 美加關稅+台幣升值,生意難做,但公司目的是穩住內部士氣,等景氣回來再反攻。再來,靠著統一的「每週五放假」,也能順便把生產排程、人力運用優化一波。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瀧澤科很清楚地說明,每週四成最後的出貨日,禮拜五直接全面停止交貨。但有緊急需求的人,還是可以用email聯繫,有點像是多了一層「禮拜五低功率值班模式」,但名義上還是放假。
網友反應兩極:幸福企業 or 只是「隱形無薪假」?
很顯然,這種操作一出來,大家意見超級多!在社群平台上,像PTT、Dcard很多人都炸鍋了——有些大讚,覺得這根本是彌平員工心靈的「神之決策」;有些則一肚子火,認為這是包著糖衣的「隱形無薪假」。
正面派的聲音是這樣:
「老闆真的佛心來著,這種時候多放假多休息,薪水不扣,等於拿時間去換未來。」
「其實講白了,員工的向心力一旦失去,真的是逼不回來的。」
「一邊鼓勵員工進修,一邊儲備氣力,真的蠻前瞻的操作。」
但也有負面聲音:
「放假是好聽,減薪才是真的吧?紙上談兵耶!」
「這根本是無薪假的高級版,薪水薄了,日子真的苦啊。」
「我看他三個月後會不會連放假都放不起來。」
最經典的,有人講了一句讓我哈哈大笑的總結:「老闆你敢繳稅、我就敢加班。」
這到底是創新還是另類節流?
其實客觀說,瀧澤科技這波操作確實跟其他硬砍成本的公司很不一樣。不是裁員、也不是削薪,而是選擇讓公司進入一種「保溫期」,舒緩內部壓力。從某一層面看,這確實能穩住員工的忠誠度。畢竟現在大家都知道求職市場低迷,能不丟工作已經是幸運了,更別說還能遇到一個願意撐著不用「草莓式拖延」的老闆。
但反過來也得問,這樣的成本壓力能撐多久?官方公告是先試行三個月,但不少人估計,如果景氣沒回暖,三個月後可能並不是「雄起」,而是「溫水煮青蛙——直接降燈號」。
Corol有話說:釋放出來的訊號比政策本身更重要
老實說,看到瀧澤科技敢在這麼差的市場風聲裡面推「周休三日」,我的第一個反應是:狠!因為這種操作,硬著頭皮才能搞得起來。畢竟,做這樣的決策不光是內部管理資源的調配問題,更是一記直接丟給市場的信號彈。你們說是為了養精蓄銳、等反攻,我承認這個邏輯很漂亮,但說白了,實際效果如何,還得看接下來的三個月有沒有什麼翻身機會。
再來,我覺得瀧澤科這波背後真正狠的是什麼?他們其實在告訴所有工業界,你們已經沒什麼「喘口氣」的機會了,不懂調適的企業只能等著被淘汰。PTT有人笑稱這是「高階無薪假」,但你仔細想,至少瀧澤高層還願意撐住,沒選最粗暴的削弱方式,這一點得給點尊重。
最後,話還是得撂在這——瀧澤這次打出「幸福企業」的宣傳牌,短期內穩住了士氣,但如果三個月後真的不得不改政策,大家期待已經拉高,可能就不一定那麼好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