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Figma紐交所IPO:設計軟體的加密貨幣豪賭與AI擴張之路

文章目录


Figma 紐交所 IPO:不只是設計軟體,更是加密貨幣信仰者?

這年頭,一家設計軟體公司 IPO,居然能跟比特幣扯上關係?Figma 這家公司,還真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原本以為它只是一家靠著網頁版設計工具,顛覆傳統設計產業的獨角獸,沒想到 S-1 文件一出,直接亮瞎眾人的眼:這哪裡是設計公司,根本是披著設計外皮的加密貨幣信仰者!

昔日聯姻夢碎,今朝獨立上市

Adobe 的 200 億美元求親記,最終還是畫上了句點

還記得一年半前,Adobe 砸下 200 億美元,想把 Figma 娶回家嗎?當時,業界一片譁然,覺得 Adobe 這根本是「真愛價」。但萬萬沒想到,這樁世紀聯姻,最終還是因為英美監管機構的反壟斷疑慮而告吹。Adobe 當時肯定氣到吐血,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換做是我,可能連祖宗十八代都想問候一遍。

如今,Figma 選擇獨立上市,也算是爭了一口氣。當年被 Adobe 嫌棄(?)的估值,現在說不定還能翻上好幾倍。想想就覺得刺激!這簡直是現代版的「莫欺少年窮」啊!不過,話說回來,Figma 真的是靠自己走出陰影嗎?還是只是搭上了 AI 和 IPO 市場的順風車?這就值得好好玩味了。

營收亮眼,難掩虧損? Figma 的財務體質大體檢

Figma 這家公司,營收成長的確亮眼,但仔細一看,卻發現藏著不少玄機。大家都只看到它營收年增率高達 46%、48%,卻忽略了它去年還在虧損的事實。這就好像看到一個人在社群媒體上曬豪車、美食,卻不知道他背後可能欠了一屁股債。

訂閱制是王道?營收成長的背後...

Figma 靠著訂閱制,打造了一套穩定的營收模式,這點無庸置疑。畢竟,設計軟體這種東西,一旦用習慣了,就很難輕易更換。但問題是,訂閱制雖然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卻也容易讓人忽略潛在的風險。如果 Figma 無法持續創新,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訂閱制很可能變成一場「溫水煮青蛙」的遊戲。

更何況,Figma 的客戶群雖然遍布全球,但真正的大戶,還是集中在美國市場。一旦美國市場出現什麼風吹草動,Figma 的營收很可能受到巨大的衝擊。這就像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風險實在太高了!所以,Figma 未來如何拓展國際市場,分散營收來源,將會是決定其能否持續成長的關鍵。

All in AI!設計軟體的未來,還是炒作概念?

Figma CEO Dylan Field 在投資人信中大聲疾呼:「AI 是未來設計流程的核心!」S-1 文件中,更是出現了超過 200 次的 AI 相關字眼。這讓我忍不住想問:Figma 真的這麼看好 AI?還是只是為了搭上 AI 熱潮,讓自己的 IPO 估值更高一點?

200 次的 AI 關鍵字:Figma 的 AI 焦慮?

不得不說,AI 現在就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只要跟 AI 沾上邊,股價就能一飛沖天。但問題是,AI 真的能為設計軟體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嗎?還是只是噱頭大於實質?

Figma 聲稱,他們會持續重金投入 AI 領域,即使短期內會拉低效率也在所不惜。這種說法聽起來很動聽,但實際上,AI 研發的成本非常高昂,而且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 Figma 投入大量資源,卻無法開發出真正有價值的 AI 功能,那豈不是白白浪費錢?

更何況,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了許多 AI 設計工具,競爭非常激烈。Figma 要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 AI 設計領域的領頭羊?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Figma 的 AI 策略,究竟是深謀遠慮,還是孤注一擲,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比特幣 ETF、USDC 加持:Figma 的加密貨幣豪賭?

萬萬沒想到,Figma 這家設計軟體公司,竟然也玩起了加密貨幣!根據 S-1 文件,Figma 不僅持有價值近 7000 萬美元的比特幣 ETF,還計劃再投入 3000 萬美元的 USDC。這消息一出,簡直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一家設計公司不好好搞設計,跑去炒幣幹嘛?難道是想靠炒幣來提升 IPO 估值?

6953 萬美元的比特幣部位:這是信仰,還是投機?

Figma 透過 Bitwise Bitcoin ETF (BITB) 持有價值約 6953 萬美元的比特幣部位,這筆投資最初投入了 5500 萬美元,目前已經獲利約 26%。看到這裡,我只能說,Figma 的運氣還真是不錯。剛好搭上了比特幣價格上漲的順風車,小賺了一筆。但問題是,比特幣的價格波動非常大,誰能保證 Figma 下次還能這麼幸運?

更何況,比特幣 ETF 的管理費用也不低。Figma 持有這麼大一筆比特幣部位,每年都要支付不少管理費用。這筆錢如果用來研發新產品,或者提升客戶服務,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3000 萬美元 USDC 備戰:隨時加碼比特幣?

更讓人吃驚的是,Figma 董事會竟然還授權公司購買 3000 萬美元的 USDC,以便日後靈活轉換成比特幣。這代表 Figma 並非只是玩票性質地投資比特幣,而是把它納入了長期的現金與資本管理策略。這種做法,簡直是瘋狂!

USDC 雖然是一種穩定幣,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如果 USDC 的發行商出現問題,或者 USDC 的價格與美元脫鉤,Figma 的這筆投資很可能血本無歸。所以,Figma 這種把大量資金投入加密貨幣的做法,實在是讓人捏一把冷汗。

企業儲備資產新選擇? Figma 的加密貨幣邏輯

Figma 認為,比特幣是一種有價值的儲備資產,可以對沖通膨風險,並提升資金的靈活性。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比通膨率還要大得多。如果 Figma 真的想對沖通膨風險,購買黃金或者其他更穩定的資產,可能更靠譜。

當然,Figma 也許是想藉由投資加密貨幣,來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畢竟,現在的年輕人對加密貨幣非常感興趣。如果 Figma 能成為一家擁抱加密貨幣的科技公司,說不定能提升品牌形象,並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但這種策略是否真的有效,還有待觀察。

掌控與擴張:Dylan Field 的野心藍圖

Figma 上市,表面上是為了募資、提高品牌能見度,但實際上,創辦人 Dylan Field 的野心,恐怕遠不止於此。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家成功的設計軟體公司,更是一個由他完全掌控的設計帝國。

特殊投票權架構:誰才是 Figma 的真正主人?

Dylan Field 透過特殊投票權架構,牢牢掌握了 Figma 的控制權。即使上市後,他仍將保有超過 75% 的公司投票權。這意味著,無論投資者有多大的意見,都無法撼動 Dylan Field 的決策。這種做法,雖然能確保公司的穩定性,但也可能讓 Figma 變得過於保守,缺乏創新。

更何況,Dylan Field 還強調,將大舉透過併購來擴張公司。這讓我不得不擔心,Figma 會不會變成一家只會靠併購來成長的公司?如果 Figma 無法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即使併購再多的公司,也只是空中樓閣,不堪一擊。

Figma Ventures:產品、資本雙管齊下

除了本業之外,Figma 還成立了內部創投部門 Figma Ventures,投資了 18 個專案。這顯示 Figma 不僅想在產品上創新,還想在資本市場上分一杯羹。這種做法,雖然能帶來更多的收益,但也可能分散 Figma 的注意力,影響其核心業務的發展。

更何況,創投是一門高風險的生意。如果 Figma Ventures 投資的專案失敗,不僅會損失資金,還可能損害 Figma 的聲譽。所以,Figma 在發展創投業務的同時,必須謹慎評估風險,並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

IPO 後的 Figma:是獨角獸,還是下一個泡沫?

Figma 的 IPO,無疑是今年資本市場上最受矚目的事件之一。但問題是,Figma 真的值這麼高的估值嗎?它真的能成為下一個 Adobe 嗎?還是只會是曇花一現的泡沫?

現在,市場對 Figma 充滿了期待。但期望越高,失望也可能越大。如果 Figma 無法在上市後交出亮眼的成績單,股價很可能大幅下跌,讓投資者血本無歸。所以,Figma 的 IPO,不僅是一場資本盛宴,也是一場充滿風險的豪賭。究竟 Figma 能否在資本市場上站穩腳跟,成為真正的獨角獸,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很抱歉,由於您提供的原文只包含五個主要段落,因此我無法根據第六個段落的標題產生內容。我已根據前五個段落的標題完成了文章的撰寫。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