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Pectra升级:难解Gas费困局,能否重回加密王座?
文章目录

Pectra升级:以太坊的自我救赎还是温水煮青蛙?
以太坊,这个曾经的加密货币领头羊,如今的处境颇有些尴尬。一方面,DeFi、NFT等概念的兴起都离不开它;另一方面,拥堵的网络、高昂的Gas费也让用户怨声载道。Pectra升级,被视为以太坊解决自身问题的关键一步,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这究竟是为什么?
市场为何对Pectra反应冷淡?一场期待之中的平庸?
回顾以太坊的发展历程,每一次重大升级都伴随着市场的狂热追捧。从PoW到PoS的转变,再到EIP-4884的实施,每一次变革都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然而,Pectra升级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这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以太坊的信心不足,还是对升级效果的质疑?
在我看来,Pectra升级的“平庸”并非偶然,而是以太坊长期以来“小修小补”策略的必然结果。以太坊的每一次升级都在试图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缺乏对整个网络架构的全局性思考和颠覆性创新。就好比一个人得了感冒,每次都只是吃点药缓解症状,却从未想过增强自身免疫力,最终只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市场已经厌倦了这种“挤牙膏”式的升级,期待的是真正能够重塑以太坊的“变革”。
账户抽象化:看似美好的乌托邦,实则步履蹒跚?
账户抽象化(Account Abstraction,AA)一直被视为提升用户体验、降低使用门槛的关键技术。Pectra升级中,EIP-3074和EIP-7702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将以太坊钱包从“难用”的代名词变成“便捷”的代表。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账户抽象化真的能如我们所愿,彻底改变用户与区块链交互的方式吗?
EIP-3074与EIP-7702:谁将成为账户抽象化的救世主?
EIP-3074试图赋予传统钱包(EOA)与智能合约交互的能力,实现批量交易、Gas费赞助等功能。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EOA本质上是简单的密钥对,缺乏智能合约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EIP-3074就像是在给一辆自行车装上火箭引擎,虽然速度可能有所提升,但操控性却难以保证。
EIP-7702则更进一步,允许EOA在交易期间临时充当智能合约钱包。这个想法听起来很酷,但实现起来却更加复杂。它需要在EOA地址中添加智能合约代码,这无疑增加了安全风险。如果智能合约代码存在漏洞,那么用户的资产将面临被盗的风险。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DApp兼容性是账户抽象化的阿喀琉斯之踵
即使EIP-3074和EIP-7702能够顺利实施,账户抽象化仍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障碍:DApp的兼容性。目前的DApp大多是基于传统EOA钱包设计的,与智能合约钱包的兼容性很差。正如原文所说,“当前的DApp通常与智能账户钱包不兼容(尝试将Safe或Avocado多重签名与DApp一起使用)”。这意味着,即使你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智能合约钱包,也很难在现有的DApp生态系统中找到用武之地。DApp的兼容性问题,就像是账户抽象化的阿喀琉斯之踵,随时可能让它功亏一篑。
权益质押优化:看似利好,实则加剧中心化?
以太坊转向PoS机制后,权益质押(Staking)成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Pectra升级中,EIP-7251被认为是优化权益质押的关键,但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它可能并非如表面上那么美好,甚至可能加剧以太坊网络的中心化风险。
EIP-7251:大户的狂欢,散户的无奈?
EIP-7251将验证者的最大抵押金额从32枚以太坊增加到2048枚。乍一看,这似乎有利于大型质押提供者整合抵押,减少验证者的数量,减轻网络负载。但实际上,这无疑是为资金雄厚的大户量身定制的“福利”。
对于资金体量较小的散户来说,EIP-7251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好处。虽然它提供了更灵活的抵押选项(可以抵押40个以太坊或复合奖励),但这并不能改变散户在质押生态系统中的弱势地位。大型质押提供者可以凭借其资金优势,更容易地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散户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收益被稀释。
更令人担忧的是,EIP-7251可能导致以太坊网络的中心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大型质押提供者掌握着越来越多的验证节点,这意味着它们对网络的控制权也越来越大。如果少数几个大型质押提供者联合起来,就可能对以太坊网络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MEV缓解:画饼充饥,何时才能真正落地?
原文作者提到,他原本对MEV(Miner Extractable Value)缓解抱有很大的期望,但Pectra升级中并没有实现相关功能,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MEV是指矿工(或验证者)通过重新排序、包含或排除交易来获取的额外利润。MEV的存在不仅会损害用户的利益,还会扭曲市场的公平性。
以太坊社区一直致力于解决MEV问题,但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Pectra升级未能包含MEV缓解功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这表明,以太坊开发者在解决MEV问题上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短期内我们恐怕难以看到MEV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可扩展性改进:PeerDAS真的能拯救高昂的Gas费吗?
高昂的Gas费一直是阻碍以太坊大规模应用的绊脚石。Pectra升级引入了对等数据可用性采样(PeerDAS),希望能够降低L2上的Gas费。然而,在Proto-Danksharding的光环下,PeerDAS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拯救被Gas费困扰的以太坊用户?
Proto-Danksharding的阴影:PeerDAS能否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
Proto-Danksharding作为Dencun升级的亮点,已经为降低Gas费做出了贡献。PeerDAS作为后续的升级,其效果是否会被Proto-Danksharding所掩盖?原文作者也坦言,他找不到PeerDAS能便宜多少Gas费的具体数据。这让人不禁怀疑,PeerDAS是否会像许多昙花一现的技术一样,最终被人们所遗忘。
0xBreadguy提到Pectra升级将把blob容量扩大2-3倍,但这是否足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在高使用率期间,PeerDAS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如果PeerDAS无法显著降低Gas费,那么它对以太坊的可扩展性改进将是微乎其微的。
Verkle Trees Transition: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Verkle Trees Transition(EIP-6800)旨在取代现有的Merkle Tree结构,使轻量级客户端更加安全,并使节点更容易参与网络,从而提高去中心化程度。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实现起来却面临着诸多挑战。Verkle Trees的复杂性远高于Merkle Trees,这无疑增加了开发和部署的难度。
此外,Verkle Trees的兼容性也是一个问题。如果Verkle Trees无法与现有的以太坊生态系统兼容,那么它的推广和应用将受到极大的限制。Verkle Trees Transition能否顺利实现,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EVM升级:开发者的福音,用户的漠视?
Pectra升级包含了11项EVM(以太坊虚拟机)的变更,旨在使智能合约的编写和部署更加容易,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这无疑是开发者的福音,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技术细节往往是难以理解的。
用户更关心的是Gas费是否降低、交易速度是否加快、DApp是否更加易用。如果EVM升级无法带来这些直观的改善,那么用户很可能会对此漠视。
单槽最终确认(SSF):遥遥无期的一级扩容?
单槽最终确认(SSF)被Vitalik Buterin视为解决以太坊PoS设计中大多数缺陷的最简单方法。它旨在将区块的最终确认时间缩短到一个单槽,大约12秒,确保区块在创建后几乎立即完成最终打包确认。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SSF并未包含在Pectra升级中。这表明,以太坊开发者仍然没有将一级扩容作为优先事项。在L2方案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以太坊似乎已经放弃了对自身底层架构的改进。这对于那些期待以太坊能够真正实现高性能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VanEck的预测:保守的乐观还是掩盖风险的糖衣炮弹?
VanEck预测,到2030年以太坊的价格将达到11800美元。这个数字看似乐观,但与其他机构的预测相比,却显得有些保守。那么,VanEck的预测究竟是基于什么?它是否充分考虑了以太坊面临的风险?或者只是一个为了吸引投资者而精心包装的“糖衣炮弹”?
11800美元的目标价:以太坊的价值被低估了吗?
与Cathie Wood预测的16.6万美元相比,VanEck的11800美元目标价确实显得有些“谦虚”。但值得注意的是,VanEck对Solana的预测仅为335美元,这意味着VanEck认为以太坊的潜力是Solana的4.4倍。这或许表明,VanEck并非对以太坊的未来持悲观态度,而是对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风险持谨慎态度。
然而,11800美元的目标价是否充分反映了以太坊的价值?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平台的领导者,在DeFi、NFT等领域拥有着巨大的优势。如果以太坊能够解决可扩展性问题,降低Gas费,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那么其价值很可能会远远超过11800美元。
70%的市场份额:以太坊能否守住智能合约平台的霸主地位?
VanEck预测,到2030年以太坊将凭借其作为全球区块链结算网络的先发优势,在智能合约平台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这个预测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以太坊的市场份额约为58%,加上所有二级市场,约为65%。这意味着,以太坊需要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才能实现VanEck的预测。
然而,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涌现。Solana、Avalanche、Cardano等新兴智能合约平台都在试图挑战以太坊的霸主地位。如果以太坊无法在技术上取得突破,降低Gas费,改善用户体验,那么它很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甚至被竞争对手超越。
TVL:被机构操控的指标?
原文作者提到,TVL(Total Value Locked,总锁仓价值)是一个关键指标,因为机构较为关心该指标。TVL是指锁定在DeFi协议中的资产总价值,它可以反映DeFi生态系统的活跃程度和用户对该协议的信任程度。然而,TVL也存在着被操纵的风险。一些DeFi协议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 artificially inflate 其TVL,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关注TVL是合理的,但他们也应该意识到TVL的局限性。仅仅依靠TVL来评估DeFi协议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协议的安全性、代码质量、团队实力等。如果机构投资者盲目追求高TVL,而忽略了其他风险,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