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黑雨返工 勞工法例與交通安排,暴雨生效可停工嗎

文章目录


黑雨返工 勞工法例與交通安排,暴雨生效可停工嗎

黑雨返工:天文台警告與勞工法例的交響曲,打工仔的生存挑戰

黑雨警告,返工究竟怎么算?

香港這周的天氣真的是「超有事」!短短八天內,天文台居然四次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今天早上,5:50又來一次,整個香港都泡在雨裡,荃灣、大埔、天水圍甚至有地方直接被網友戲稱變成「黃河」。問題來了,面對這樣的極端暴雨,僱員到底要不要去上班?勞工法例有話說,但實際操作上,大家卻常常煩到爆。

黑雨返工 勞工法例與交通安排,暴雨生效可停工嗎

黑雨返工指引:理論很清楚,但現實呢?

根據香港勞工處官方的《惡劣天氣及極端情況守則》,理論上一切都很清楚。黑雨信號在工作時間開始前生效的話,「一般僱員」可以不用去上班,僱主不應要求員工返工;而「指定人員」,例如一些特殊崗位的工作者,則需要根據協定完成自己份內的事,安全優先,交通若受阻,可以通知主管請情。

問題卡在哪?就卡在那些模棱兩可的「交通困難」和「協定安排」上。有老闆覺得:水淹了條路怎樣?你搭別條路來就好啦;員工卻心想:你坐車坐到半身濕過再坐地鐵,真的母湯。而且最近網民還在網上調侃,有些職場規定根本是擺設,實際操作:「天文台都唔阻止你老闆」。

暴雨中香港的「自救」文化,網民的幽默很中肯

再來就是交通崩潰的問題。在黑雨期間,港鐵真的努力了,但進出站口暴雨如雷轟,九巴不少路線直接因為水浸而停擺。你要騎橡皮艇才有辦法上班!有網民甚至在網絡平台吐槽,說香港的極端氣候「越來越平凡」,之前以為黑雨是「500年一遇」,現在看起來「人生不就是幾個五百年」。唉,幽默歸幽默,那刺痛了大家心底的生活無奈卻是真。

勞工法例vs僱主的「非常時期」要求,有彈性才是王道

大家最爭議的一點就是「能不能WFH」——在家上班。在黑雨期間,勞工處確實規定了僱主在某些情況下可安排員工在家工作,但這點基本帶有「彈性」二字。問題來了,這個所謂的「彈性」,說白了就是因人而異,有些職場能接受,但有些老闆一句「咩係彈性?返工就係彈性!」,直接讓員工氣笑。

另外,勞工處也建議僱主提供安全的接送服務,或者津貼交通費給員工。但實際上真正做到的僱主能有幾多?在黑雨這個交通癱瘓的上下班高峰期,不少僱員只能苦中作樂,走路回家還要踩水、水淋頭,出門一趟已經跟上真人秀了一樣。

Corol的偏激解說:黑雨返工,你覺得正常嗎?

我真的搞不懂,每次黑雨一來,香港的天文台和勞工處像高手過招一樣,搬出一堆看似周全的指引,理論上超完整,操作上卻亂成一鍋粥。你說水浸了,那僱主就應該「情理兼備」,但實際上只有員工一邊摔爛雨傘,一邊內心OS:我嘅訴求係——放假!更誇張的是,有些僱主直接無視勞工處規定,暴雨下一句話:「你走兩步飆車來就可以返工啦!」坦白說,不是說指引沒用,是執行力度根本不給力。

香港的黑雨返工狀況刺痛我們的不是暴雨本身,而是人性層面的冷漠。天文台警告你留在安全地方,但香港的某些職場卻完美展現「生存競賽」,是時候把尊重和人文精神拿回來了,不然連暴雨都會感嘆:香港,你好意思嗎?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