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黑雨 多區水浸與山泥傾瀉,天文台警告至少維持至下午3時
香港「黑雨」再次襲港:多區水浸與山泥傾瀉,交通大亂
8日內四度「翻掛黑雨」,今年頻率創新高
哎哎哎,是在哈囉嗎?今年的天氣真的是有夠誇張!短短八天內,香港天文台已經發出第四次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刷新了一年內發出最多黑雨的紀錄。光是今天(8月5日)早上,黑雨一度取消後不到四小時又「翻掛」,成為香港歷史上相距時間最短的兩次黑雨警告。這波雨勢完全不給港人喘息的機會,北區、荃灣、大埔每小時雨量超過100毫米,還有陣風逼近90公里,真的是大自然狠狠秀了一波肌肉。
全城告急:水浸遍地、急症室進入戰備狀態
今天一早,瑪麗醫院附近範圍已經變成水城,連急症室的病人都要靠消防處幫忙轉送到律敦治醫院。寶林敬賢里,有車位直接被大雨「包場」,的士快要被雨水淹到頂,車主看到這些畫面真的有夠火大!部分地方的行車道更像河道,難怪網友吐槽「路面直接升級成『香港版威尼斯』」。
但問題可不只是水而已,更多地區還爆發山泥傾瀉!最嚴重的莫過於大潭道靠近水塘的位置,不僅山泥傾瀉,連交通都癱瘓;新娘潭附近的道路也是一樣,來回方向全線封閉。這樣的情況,港人今天想開車出門,大概只能「開船」了吧?
黑雨對交通的影響:機場盤旋、地鐵巴士告急
你以為只有陸地交通受影響?錯!香港國際機場也不好過,大雨和雷暴讓飛機根本無法降落。像今天的CX883(洛杉磯返港)和CX873(三藩市返港),都因燃料快耗盡無奈轉降台北。其他航班的乘客在空中盤旋,應該也盤得膽戰心驚吧?
至於市內運輸,港鐵、小巴、巴士運行能撐多久還是未知數。每逢黑雨,最讓人頭痛的就是「黑雨返工」的問題。有些人問:「黑雨要上班嗎?」一查資料才發現,根據勞工法例,在黑雨警告期間,老闆仍然有權要求員工上班。真心感嘆一句,打工仔的命都不算命嗎?
雨量驚人,再現「世紀黑雨」畫面
今天的降雨量超過100毫米,不少地方重演了2023年「世紀黑雨」時的恐怖景象——路面車輛沒頂、居民受困、商場被淹。想起當年的黃大仙商場畫面,還真有點後怕。再看看今天的狀況,將軍澳的寶林敬賢里幾乎被暴雨「收割」,真不禁想問:香港的排水系統到底行不行啊?
但不得不提的還有歷史上的2008年黑雨,那次暴雨直接把大澳變成孤島,居民生活全面大崩潰。今天的情況雖說還沒到那個無可挽回的程度,但也確實是給大家敲響了警鐘。如果政府不想辦法進一步優化基建,未來遇上更極端的天氣,只會讓災情更難以收拾。
Corol在雨中開嗆:香港的黑雨已成「都市病」
老實講,看到這些黑雨的災情,我只有一個感覺:憤怒又無奈。香港這麼多年,什麼大暴雨沒經歷過?但每次遇到極端天氣,災情似乎都大同小異,山泥傾瀉、水浸成災,交通大亂,打工仔生活直接進入生存模式。難道我們每一次都只能靠「天文台提醒大家戒備」來撐住局面?
說白了,黑雨已經不單純是天災了,它更像是一種「都市病」,是城市基建設計的漏洞被暴雨無情放大的結果。想想那些被水浸到快沒頂的道路,哪一條是第一次浸?又想想那些山泥傾瀉頻發的地區,有多少是因開發而忽略了環保措施導致?城市要發展可以,但你不能拿居民的安全來「賭一手」。
眼下政府或許忙著應急,但更重要的是長痛不如短痛,從根本處解決問題。否則,下一個黑雨的來臨,只會有更多車拋錨、更多山泥傾瀉、更多市民受災。港人可是很行的,但沒必要每次黑雨都行到這麼「狼狽」。以後再發黑雨警告,拜託能給個不淹不困的香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