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鄭奇 補教老師與最後一堂課,出殯學子拜別

文章目录


鄭奇 補教老師與最後一堂課,出殯學子拜別

html

鄭奇 補教老師與最後一堂課,出殯學子拜別

鄭奇 補教老師與最後一堂課,出殯學子拜別

老師的告別式:大雨中的最後一堂課

補教界的靈魂人物鄭奇,在短短的幾天內猝逝,7月26日因身體不適送醫,隔天不治,享壽60歲。消息直到7月31日才由他的補習班公告,這讓許多學生頓時如遭雷擊,震撼補教界。今天早上8點,鄭奇的告別式於高雄九龍殯儀館舉行,場面既肅穆又揪心。上百名學生不顧大雨,冒雨齊聚,送別這位啟蒙了他們人生的數學導師。

現場的告別畫面有夠催淚,不說還以為是老師又在教課;上百名學子坐著,排隊捻香,目光聚焦於不再講話的老師遺照。學生臉上稚嫩的面孔,卻流著不屬於這年紀的沉重淚水。分不清那些濕漉漉的衣服是雨水,還是悔恨的眼淚。

黃捷立委也在現場,她回憶,自己念雄女時就是鄭奇的學生,跟老師情誼深厚。她哽咽著說選舉期間在路口遇到鄭奇,鄭奇的一句「加油」依然記在腦海裡,今天她以立委身份,也以學生身份,為鄭奇致敬。

鄭奇老師的DNA:不只是教學,還有滿滿的人情味

鄭奇不是什麼普通補教老師,他的理念和風格完全顛覆傳統。畢業於台大生科系的他,2009年成立仕強補習班,把原本古板的數學教學改良成既系統又有人味的模式。上課時間,他不只教公式,還穿插人生趣事,跟學生打成一片,放低身段深入每個孩子的心。

學生怎麼說他?一位高二的黃同學輕輕喘著氣說:「老師都會秒讀我的Line,我不敢當面問問題,結果他每次都秒回我!」這種暖舉,對於補教界來說真的少見。鄭奇像是一座燈塔,支撐了那些在課業壓力下喘不過氣的孩子。不少學生感言,如今再想起鄭奇叮嚀的「專心、別睡覺」,心裡的酸意如潮水般湧來。他們後悔,我們也替他們感到心酸。

更值得一提的是,鄭奇對後輩有一種獨特的提攜精神,他栽培了一大批老師,讓數學教學的接力棒能順利傳承。鄭奇數學的官方公告,也明確表示,學生不用擔心課程會中斷,鄭奇的子弟兵會接手他的補習班,延續他的教學理念。

母湯失速!猝逝後的無解悲劇

但說真的,鄭奇的猝逝,完全像是一次「失速」。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積勞成疾,這些字眼讀起來簡直有夠心寒。他去世前一天,還如常到補習班授課。學生一如過往地坐著,老師一如過往地說著公式。誰知道短短幾個小時後,一位能破解無數難題、解釋無數人性困惑的數學導師,卻倒在「過勞」這個最簡單的答案上。

一位高同學邊吸氣邊壓住自己的眼淚:「真是搞不懂,明明就還沒到該走的年紀就走了。」這句話讓人愣住了。是啊,大部分人都覺得「60歲,還早吧,應該還能再拼個20年吧!」但鄭奇彷彿提前拉下他人生的終點鐘,留給學生的是無解的課題:死亡。

家庭失落,遺孀的至情告白

鄭奇的妻子如何面對這一切?坦白說,我看完相關報導,真的覺得她有夠強韌。告別式上,她聲音輕顫,說了一句:明天跟意外,我們誰也不知道誰會先來。她強忍悲痛,希望學生也能珍惜當下,勇敢表達愛意。短短一句,卻讓在場的人望著她,連雨聲都停在耳畔。

至於鄭奇的孩子,目前能知的也只是「一家人感情很好」,但未來的路怎麼走?似乎成了一片未知數。

Corol說兩句

說實話,看到這整個事件,我心裡是既惋惜又憤怒。不惋惜的是鄭奇的猝逝,這個事實,補教界失了一位英雄;憤怒的是還有多少「積勞成疾」的犧牲品什麼時候才能被正視?台灣不光是補教業,醫療業者、勞工界,甚至無數的科技人每天都踩著叫人喘不過氣的工時,身體問題被當成「工作習慣不好」去責怪,說到底,是台灣整體生活文化出問題。

鄭奇是提醒我們什麼?工作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平衡。那些為工作獻出青春甚至生命的故事,或許比你能想像的還要多得多。而死亡,並不只是「中止的遺憾」,反而是逼著大家面對「對生命不珍惜」的沉重後果。我主觀覺得,大家是該停下腳步來反思這件事了。

分類:其他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