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天文台颱風預測 最新颱風路徑+天氣雷達,暴雨去又來?疾風知勁「草」
天文台颱風預測 最新颱風路徑+天氣雷達,暴雨去又來?疾風知勁「草」
華南沿岸:驟雨連連,週末不穩定天氣來襲
最近天文台一波接一波的消息,讓人一度懷疑這週的天氣是不是開了外掛模式。活躍的西南季候風再加上高空擾動這對「最佳拍檔」,正在華南沿岸搞事情——週末開始暴雨雷鳴準備登場,甚至星期日到下禮拜二雨勢還會「大到像長江泛濫」。不過,按照現時多個電腦模型的預測,具體哪裡下得最大、什麼時候開始浸街,尚且還是個迷。 這邊天文台可沒閒著,他們祭出最強的天氣雷達和AI預測系統,希望揪出這場不穩定天氣的具體路徑。說到這,我們是不是得給觀眾來個溫馨提醒:如果這幾天有戶外活動的安排,千萬記得「看天色辦事」,搞不好一場大雷雨就能徹底打亂計畫。
「竹節草」的頑強戲碼:颱風的重新定義?
而說到這週的天氣亂局,就不能不提那個「死灰復燃」的竹節草。這傢伙原本在琉球那裡混成了一個低壓區,也算失去名字的孩子了吧?結果怎樣?人家就偏不認命,硬是在掙扎中再度重新優化組織,騰地一聲又回到了熱帶低氣壓的隊列裡。 天文台甚至用了「疾風知勁草」這個詞來形容這個現象——可以說是在氣象學界反向立旗了。畢竟,之前也有幾例類似的情形像艾利、奧麥斯、海棠,這些風暴可都是高強度逆轉的案例。對了,最近想去華東的朋友可能要多一個心眼,因為竹節草的最終路徑恐怕對那片區域的天氣會帶些影響。
AI+人腦的天氣預測新時代
光靠熱情跟文本模式下的預測已經不行了,這次天氣預測的科技含量是真挺高的。天文台這次引入了一款「伏羲」人工智慧系統,專門幫忙解決颱風預測存在的那種隨機且複雜的變數。例如:竹節草究竟會往哪兒去?驟雨到底會在哪局部地區出現?雖然這東西還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準,但誠意是絕對夠的。
Corol覺得這週天氣,大寫的「母湯」
老實講,看到這幾天的天氣預測,我真的是有點臉僵。如果你是週末野餐派,還是得忍痛轉型成室內咖啡廳「喝下午茶派」吧。不然帶著野餐墊想風雨中硬蹭,那真是給自己找罪受。 另外,熱帶氣旋竹節草的重生故事?我其實有點莫名小佩服它的,又是一個勵志故事模板。話說,撇開天氣學不講,竹節草這麼來回折騰,連AI都被坑了一把。可以想像,就算天文台都有精準數據,但這「氣象界的哈姆雷特」還是有辦法在數據縫隙間完成一次完美逆襲,氣象預報還是不能單靠一套模型走到世界盡頭。 最後的最後,還是送給每個愛打颱風天撞運的勇士一句:服氣!看來竹節草雖小,但颱風的名字還是有它的個性啊!你小心,它說不定就衝著台灣之東近海隱約遷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