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排富條款 政院擬修法進度曝光,普發現金1萬元「1類人」恐領不到

文章目录


排富條款 政院擬修法進度曝光,普發現金1萬元「1類人」恐領不到

排富條款 政院擬修法進度曝光,普發現金1萬元「1類人」恐領不到

就在大家苦等普發1萬現金的同時,典型的「好消息先放,壞消息緊跟」劇本又出現了!行政院前不久放出消息,這筆期待已久的補助可能會加上「排富條款」,一聽到這三個字,相信不少人都已經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排除在外。排富這件事到底怎麼操作?哪些人可能無緣參加這場「全民領錢共襄盛舉」呢?讓我們來拆解這場台灣社會的最新熱議風暴。

排富條款 政院擬修法進度曝光,普發現金1萬元「1類人」恐領不到

排富條款下暗藏的分裂焦點

行政院計畫於8月7日通過5450億元的特別預算,其中重點之一,就是2350億元的普發現金,按照立法院早前三讀通過的條例,每人可於10月底前領到1萬元。但最新消息指出,行政院將針對這項普發計畫提修正案,打算加入「排富條款」,並送立法院審議。雖然目前具體的門檻還沒公開,但政院人士暗示,考量財政壓力與公平性,不可能所有人都能爽拿這筆錢。

「排富條款」是什麼意思?基本來說,它就是限制某些收入、資產較高的群體,讓他們無法享受本應普遍發放的現金福利,目的是縮小財政支出。然而這種做法最常引來的批評就是什麼:怎麼認定「有錢人」?是看健保排富的算法?還是用某些特定門檻?這些都讓人摸不著頭緒,政院甚至還沒公開草案細節,外界只能靠媒體的「拔草測風向」猜測。

恐領不到的「1類人」到底是誰?

綜合各方消息,幾種可能被列入排除範圍的「1類人」包含:

  • 高收入族群:行政院可能考慮以健保「排富條款」的算法,凡是月薪超過一定金額(譬如7萬-10萬元以上),直接設為門檻,這些人壓根沒資格拿。

  • 高資產家庭:除了收入,還可能納入資產條件,包含土地、房產、存款等。如果資產超過某一特定金額,連家庭成員都不符合領取資格。

  • 特殊條件者:某些已經享受其他福利的群體,如部分長照、農保、特殊職業等個案,也有可能因重複補助導致被「擠掉」這次機會。

這三類人選,是否會在最新版本中被列入限制,目前沒人能完全確定,但這種「普發變局」已經激起不少討論。若門檻設得太低,也可能造成部分中低收入族群無辜「被排除」,政府能否測算出公平的準則,真的不容太樂觀。

政院的雙面策略:一手給錢,一手釋憲?

說到這次的特別條例,還有一個「母湯」的操作就是行政院悄悄放話,未來可能提釋憲。政院人士指出,部分法條涉及違憲問題,行政院會評估是否修正條例,同時也將適時提起釋憲。這番話引發政壇新一輪的角力,連黃國昌都跳出來狂嗆:「提什麼修正案,就直接大方講,怎麼連個影子都沒有,就在那邊透過媒體拔草測風向!」

黃國昌這番話可說道出了不少民眾的心聲。不論是普發現金還是加入排富條款,行政院遲遲沒拿出明確方案,光靠透過媒體消息來試探反應,難免讓人覺得欠缺擔當。尤其這筆預算已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公告生效,法律效力明確之下還要提釋憲,難免讓人聯想到「邊打邊拖」的政治伎倆。

Corol觀點:是在哈囉?排富玩法其實超扯

說真的,我看到這則新聞時,差點噴飯。都101世代了,還在跟人民玩這種「先喊普發再搞條件限制」的把戲,是在哈囉?普發現金的原意就是分享國家財富、在艱辛時期給全民一個喘息機會,可是你硬要塞進排富條款,難道就不怕搞到人心分裂嗎?

更扯的是,條件設在哪裡是一回事,你光是執行層面能不能劃出明確的界線就是個大問題。收入、資產的門檻要怎麼定,會不會「誤傷」真正需要的家庭?又或者,假設有人剛達到門檻邊緣,難道就因為一點點差距直接被剔除?母湯的是,現在大家都在猜,行政院還死不願明講,就在那裡透過媒體試探反應,這種操作手法真的超級不可取。

重點來了,既然要推排富條款,就請給個明白,不要讓民眾一天到晚提心吊膽,怕自己辛苦繳稅的錢最後連不見影子。財政有壓力可以理解,但拖延、不透明只會消耗政治信任度,最終可能自己掀起更多風波。普發的初心不要忘了,畢竟,政府再聰明拿計算機,人心的信任卻不是算得出來的。

所以啦,行政院要是哪天真的祭出排富細則,記得寫清楚,講明白,免得又被大家嗆爆。畢竟全台2300萬人,誰都希望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心。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