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如果我不懂」幣圈傳奇:九個月狂賺千萬美金,媲美ตรวจหวย頭獎

在加密貨幣這個充滿造富神話與瞬間破產的修羅場,一位 ID 為「如果我不懂」的 95 後交易員,用智慧和努力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他從傳統貿易轉戰幣圈,九個月就登頂合約榜一,狂賺千萬美金,簡直比連續中幾次ตรวจหวย頭獎還讓人難以置信!這為無數在市場中沉浮的參與者,提供了極具衝擊力與參考價值的樣本,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到這個神秘的交易員。

5.1 慘痛回憶:幾百萬美金的歸零啟示錄

「我曾在 5.1 假期,連續五六天沒怎麼睡覺,一天看盤 20 小時,結果把幾百萬美金全部虧光。」說起這段經歷,「如果我不懂」的語氣中沒有太多波瀾,仿佛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但正是這場刻骨銘心的爆倉,讓他真正認識到市場的殘酷與無情。「虧損才能真正磨煉你的心性。如果你的 U 依然在帳戶裡,在切實改變你的生活之前,你的單子依然沒有平倉。」這句話,成了他交易生涯中最重要的座右銘,也警醒著無數在市場中迷失方向的交易者。這段經歷,就像是武俠小說中主角掉落懸崖,看似絕望,卻往往伴隨著絕世武功的發現。

從亞馬遜到幣圈:一場華麗的冒險

1996 年出生的「如果我不懂」,最初並非幣圈人士,而是一位經營亞馬遜店鋪的跨境電商創業者。2020 年,SHIB 的瘋狂與 AXS (Axie Infinity) 的崛起,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他的世界,讓他窺見了加密世界的魔力。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時勢造英雄」,一個不經意的機會,就可能徹底改變人生的軌跡。他的人生軌跡,從此與這個 24 小時不眠的市場緊密相連。就像馬斯克毅然決然的投入電動車領域一樣,有時候,一個看似不相關的選擇,反而能開啟一片全新的天地。

GameFi 淘金:初嘗勝果的喜悅與風險

與許多衝動的投機者不同,「如果我不懂」的入場帶著實業家的嚴謹與勤奮。白天,他處理店鋪的日常運營;而從晚上 7 點到凌晨 2 點,則全身心投入到對鏈上項目的研究中。這種工作狂的模式,簡直比鴻海除息日還讓人緊張!他的起點資金微不足道——僅用 7000 元人民幣購買 AXS,卻意外獲得了數倍的回報,這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就像是買彩票中了頭獎,讓人瞬間覺得人生充滿了希望。

初嘗甜頭後,「如果我不懂」帶著約 3 到 5 萬元人民幣的本金,正式踏上了“鏈上掘金”之旅。他精准地抓住了 2021 年的 GameFi 浪潮,那是一個將 DeFi 金融模型遊戲化的時代。他沒有滿足於淺嘗輒止,而是花了數月時間,幾乎玩遍了市面上所有的 GameFi 項目,深入研究其經濟模型和社區玩法。這份極致的投入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在 Radio Caca、BinaryX、Cryptominers、農民世界等項目中,他以小博大,將幾萬元的本金滾雪球般地變成了人生的第一個 100 萬元。這桶金不僅是財富的積累,更是他通過深度研究驗證自己邏輯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就像 Damian Lillard 在 NBA 比賽中投進壓哨球一樣,那一刻的成就感,足以讓人忘記所有的艱辛。

2022 崩盤:天堂到地獄的一夜

然而,手握數百萬現金,對於一個剛畢業兩三年的年輕人來說,心態也發生了變化。2022 年 5 月,市場風雲突變,以太坊從 3700 美元斷崖式暴跌至 800 美元,其慘烈程度甚至超過了“ 519 黑天鵝”事件。在市場趨勢面前,他不斷加倉,豪賭反彈,試圖用資金對抗整個市場的下行洪流,結果可想而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他的資產倉位回撤超過 95% ,幾百萬現金幾乎蒸發殆盡,一夜回到原點。這次爆裂式的虧損,成為他交易生涯中最深刻、最痛苦的一課。這就像是皇家馬德里對尤文圖斯(Real Madrid đấu với Juventus)的比賽中,在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逆轉,那種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感覺,讓人難以承受。

東山再起:敬畏市場,重拾信心

“現實中更努力,才能真正把流動性帶到 Web3。” 在經歷爆倉後,他並未一蹶不振,而是選擇重新投入互聯網創業。依靠主業帶來的穩定收入,他逐步積累資金,最終實現東山再起。這種韌性,簡直可以媲美諾瓦克·喬科維奇在網球場上的頑強鬥志。對於再次進入區塊鏈市場,他始終堅持一個核心原則:有足量淨值的本金投入,入場資金起碼應在幾萬元人民幣以上,且不能負債,否則會讓投資心態發生變化。

“一定要敬畏市場,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從此,他的交易風格徹底轉變——不再去猜測市場的頂和底,而是專注於那些能夠依靠嚴密策略和清晰邏輯賺到的錢,並坦然接受市場可能發生的一切情況。從痛苦中清醒,「如果我不懂」开始了真正的蛻變。他抓住了 2023 年的 BRC-20 銘文和隨後的 MEME 幣浪潮,完成了第二次驚人的資本積累,拿到了第一個 A 8 結果。這一次,他不再是那個盲目自信的賭徒,而是一個策略清晰、邏輯嚴密的獵手。就像是經驗豐富的獵人,不再盲目追逐獵物,而是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Neiro 一役:逆勢做多的財富密碼

他最大的一筆鏈上盈利,是在別人做空的時候,他逆勢做多了 neiro。同時,他也在鏈上布局了 Neiro,光是在現貨部分就帶來約 500 萬美金的收益。回顧最初的买入動機,並非單純出於短期套利的預期,而他對 Neiro 所代表的那種社區共識所打動。

“為什麼我會選擇做多它?是因為我在評估每一次交易時,都會參考一些“標杆物”。當時像 BONK、BOME 這些上线現貨的 MEME 項目,它們的 FDV(完全稀釋市值)基本都在 10 億美元左右,有些甚至更高,能到 20 億、 30 億。那麼像 neiro 這樣本身 IP 也不錯的項目,我認為它完全有可能達到類似的標杆市值。所以,在它上线之後,儘管很多人選擇做空,我依然堅定做多,並且這一波也確實拿到了它衝到 10 億市值的位置。這是我在 MEME 板塊實現的第一波大幅盈利。”他分享稱。這就像是在 aaa 頒獎典禮上,一個原本不被看好的新人,卻憑藉實力一鳴驚人,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PNUT、TRUMP:順勢做空的精準獵殺

此後,他順勢做空了 PNUT,還有 TRUMP,拿到了更多結果。 這種操作,簡直比陳雷的歌聲還讓人感到震撼!在他看來,市場永遠不缺乏機會,只是缺少發現機會的眼睛和果斷出手的勇氣。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 9 個月中,他的合約交易盈利超過了 1000 萬美金。今年 6 月,單筆 ETH 交易止盈達到了 750 萬美元。這個成績,足以讓無數交易員望塵莫及,也證明了「如果我不懂」的實力並非偶然。

在加密貨幣這個充滿造富神話與瞬間破產的修羅場,一位 ID 為「如果我不懂」的 95 後交易員,用智慧和努力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他從傳統貿易轉戰幣圈,九個月就登頂合約榜一,狂賺千萬美金,簡直比連續中幾次ตรวจหวย頭獎還讓人難以置信!這為無數在市場中沉浮的參與者,提供了極具衝擊力與參考價值的樣本,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到這個神秘的交易員。

5.1 慘痛回憶:幾百萬美金的歸零啟示錄

「我曾在 5.1 假期,連續五六天沒怎麼睡覺,一天看盤 20 小時,結果把幾百萬美金全部虧光。」說起這段經歷,「如果我不懂」的語氣中沒有太多波瀾,仿佛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但正是這場刻骨銘心的爆倉,讓他真正認識到市場的殘酷與無情。「虧損才能真正磨煉你的心性。如果你的 U 依然在帳戶裡,在切實改變你的生活之前,你的單子依然沒有平倉。」這句話,成了他交易生涯中最重要的座右銘,也警醒著無數在市場中迷失方向的交易者。這段經歷,就像是武俠小說中主角掉落懸崖,看似絕望,卻往往伴隨著絕世武功的發現。

從亞馬遜到幣圈:一場華麗的冒險

1996 年出生的「如果我不懂」,最初並非幣圈人士,而是一位經營亞馬遜店鋪的跨境電商創業者。2020 年,SHIB 的瘋狂與 AXS (Axie Infinity) 的崛起,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他的世界,讓他窺見了加密世界的魔力。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時勢造英雄」,一個不經意的機會,就可能徹底改變人生的軌跡。他的人生軌跡,從此與這個 24 小時不眠的市場緊密相連。就像馬斯克毅然決然的投入電動車領域一樣,有時候,一個看似不相關的選擇,反而能開啟一片全新的天地。

GameFi 淘金:初嘗勝果的喜悅與風險

與許多衝動的投機者不同,「如果我不懂」的入場帶著實業家的嚴謹與勤奮。白天,他處理店鋪的日常運營;而從晚上 7 點到凌晨 2 點,則全身心投入到對鏈上項目的研究中。這種工作狂的模式,簡直比鴻海除息日還讓人緊張!他的起點資金微不足道——僅用 7000 元人民幣購買 AXS,卻意外獲得了數倍的回報,這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就像是買彩票中了頭獎,讓人瞬間覺得人生充滿了希望。

初嘗甜頭後,「如果我不懂」帶著約 3 到 5 萬元人民幣的本金,正式踏上了“鏈上掘金”之旅。他精准地抓住了 2021 年的 GameFi 浪潮,那是一個將 DeFi 金融模型遊戲化的時代。他沒有滿足於淺嘗輒止,而是花了數月時間,幾乎玩遍了市面上所有的 GameFi 項目,深入研究其經濟模型和社區玩法。這份極致的投入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在 Radio Caca、BinaryX、Cryptominers、農民世界等項目中,他以小博大,將幾萬元的本金滾雪球般地變成了人生的第一個 100 萬元。這桶金不僅是財富的積累,更是他通過深度研究驗證自己邏輯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就像 Damian Lillard 在 NBA 比賽中投進壓哨球一樣,那一刻的成就感,足以讓人忘記所有的艱辛。

2022 崩盤:天堂到地獄的一夜

然而,手握數百萬現金,對於一個剛畢業兩三年的年輕人來說,心態也發生了變化。2022 年 5 月,市場風雲突變,以太坊從 3700 美元斷崖式暴跌至 800 美元,其慘烈程度甚至超過了“ 519 黑天鵝”事件。在市場趨勢面前,他不斷加倉,豪賭反彈,試圖用資金對抗整個市場的下行洪流,結果可想而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他的資產倉位回撤超過 95% ,幾百萬現金幾乎蒸發殆盡,一夜回到原點。這次爆裂式的虧損,成為他交易生涯中最深刻、最痛苦的一課。這就像是皇家馬德里對尤文圖斯(Real Madrid đấu với Juventus)的比賽中,在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逆轉,那種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感覺,讓人難以承受。

東山再起:敬畏市場,重拾信心

“現實中更努力,才能真正把流動性帶到 Web3。” 在經歷爆倉後,他並未一蹶不振,而是選擇重新投入互聯網創業。依靠主業帶來的穩定收入,他逐步積累資金,最終實現東山再起。這種韌性,簡直可以媲美諾瓦克·喬科維奇在網球場上的頑強鬥志。對於再次進入區塊鏈市場,他始終堅持一個核心原則:有足量淨值的本金投入,入場資金起碼應在幾萬元人民幣以上,且不能負債,否則會讓投資心態發生變化。

“一定要敬畏市場,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從此,他的交易風格徹底轉變——不再去猜測市場的頂和底,而是專注於那些能夠依靠嚴密策略和清晰邏輯賺到的錢,並坦然接受市場可能發生的一切情況。從痛苦中清醒,「如果我不懂」开始了真正的蛻變。他抓住了 2023 年的 BRC-20 銘文和隨後的 MEME 幣浪潮,完成了第二次驚人的資本積累,拿到了第一個 A 8 結果。這一次,他不再是那個盲目自信的賭徒,而是一個策略清晰、邏輯嚴密的獵手。就像是經驗豐富的獵人,不再盲目追逐獵物,而是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Neiro 一役:逆勢做多的財富密碼

他最大的一筆鏈上盈利,是在別人做空的時候,他逆勢做多了 neiro。同時,他也在鏈上布局了 Neiro,光是在現貨部分就帶來約 500 萬美金的收益。回顧最初的买入動機,並非單純出於短期套利的預期,而他對 Neiro 所代表的那種社區共識所打動。

“為什麼我會選擇做多它?是因為我在評估每一次交易時,都會參考一些“標杆物”。當時像 BONK、BOME 這些上线現貨的 MEME 項目,它們的 FDV(完全稀釋市值)基本都在 10 億美元左右,有些甚至更高,能到 20 億、 30 億。那麼像 neiro 這樣本身 IP 也不錯的項目,我認為它完全有可能達到類似的標杆市值。所以,在它上线之後,儘管很多人選擇做空,我依然堅定做多,並且這一波也確實拿到了它衝到 10 億市值的位置。這是我在 MEME 板塊實現的第一波大幅盈利。”他分享稱。這就像是在 aaa 頒獎典禮上,一個原本不被看好的新人,卻憑藉實力一鳴驚人,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PNUT、TRUMP:順勢做空的精準獵殺

此後,他順勢做空了 PNUT,還有 TRUMP,拿到了更多結果。 這種操作,簡直比陳雷的歌聲還讓人感到震撼!在他看來,市場永遠不缺乏機會,只是缺少發現機會的眼睛和果斷出手的勇氣。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 9 個月中,他的合約交易盈利超過了 1000 萬美金。今年 6 月,單筆 ETH 交易止盈達到了 750 萬美元。這個成績,足以讓無數交易員望塵莫及,也證明了「如果我不懂」的實力並非偶然。

「共識」交易系統:拒絕技術迷信,擁抱人性洞察

在「如果我不懂」看來,交易並非玄學,而是一套可以被解構和學習的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並非追逐最前沿的技術或最複雜的指標,而是回歸商業與人性的本質——共識。他用千萬美金的實盤战績,證明了這個看似簡單卻極其深刻的交易哲學。就像是學習武功,最終要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返璞歸真。

買幣的底層邏輯:共識至上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买幣的底層邏輯:“一個代幣之所以能上漲,不是因為它技術有多牛,而是因為‘有人相信它值這么高’。” 這句話,簡直比惠利在電視劇裡的演技還真實!他認為交易員的核心任務,就是成為一個敏銳的“共識獵手”——不斷地去尋找、判斷、並驗證市場上哪裏能夠產生、匯聚並引爆這種強大的共識。技術、敘事、社區,都只是形成共識的工具和載體。就像是蓋房子,技術是磚瓦,敘事是設計圖,社區是地基,而共識,才是讓房子屹立不倒的靈魂。

跟隨流動性:時代機遇的敏銳捕捉

如何發現共識的萌芽?「如果我不懂」的答案是:跟隨流動性。他將視野從 Crypto 內部放大到整個宏觀經濟。“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會。早年是投資工廠,後來是买房。到我畢業時,這些機會已經不多了。我看到錢都在往 crypto 方向湧,就知道機會在這裏。”在 Crypto 內部,這個邏輯同樣適用。他緊密追蹤那些能夠突破流動性瓶頸、做到 10 億美金市值的“範式型項目”,並密切關注其引發的第二波、第三波浪潮。因為這些項目定義了新的財富效應,資金和注意力自然會隨之而來。就像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哪裏有水草,就往哪裏遷徙。

三大浪潮解碼:GameFi、銘文、MEME

他的崛起之路,完美印證了其賽道切換心法。他清晰地剖析了三輪主要浪潮的內在邏輯:第一波(GameFi):DeFi 的遊戲化包裝。他認為 GameFi 的本質是將“DeFi 質押賺 APR”的枯燥過程,包裝成“打金”的遊戲,本質上是 DeFi 2.0 。他靠着深入研究其經濟模型,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就像是給藥丸裹上糖衣,讓原本苦澀的 DeFi 變得更容易入口。

第二波(銘文/BRC-20):短周期的“助力經濟學”。他將其本質歸結為一種依賴“更多人知道、更多資金進入”來維持的“龐氏模型”。但他敏銳地指出了其致命缺陷:與 ICO 不同,銘文的費用給了礦工,而礦工沒有拉盤的義務。這注定了它是一個短周期的造富機會。因此,他在 Avalanche 銘文上獲利十倍後,便快速清倉離場。這種果斷,簡直比 jet SL Super C 的加速還快!就像是煙花,雖然絢爛,但終究短暫。

第三波(MEME):Solana 催生的 FOMO 情緒延伸。他認為 MEME 與銘文邏輯相似,屬於注意力經濟學的傳導,是 Solana 鏈上造富效應的延續,並被 Pump.fun 等平臺進一步催化。他的千萬級盈利正是在此階段實現。經典一役是在 neiro 項目上,他參考 BONK 等已達 10 億美金市值的 MEME 作為“標杆物”,在衆人看空時堅定做多,最終成功捕獲了其衝向 10 億市值的巨大漲幅。就像是抓住了獨角獸的尾巴,一飛沖天。

做空的藝術:崩盤前的精準預判

「如果我不懂」不僅擅長做多,其做空邏輯同樣清晰而致命。他認為,做空的最佳時機,源於對市場情緒的精准把握。核心邏輯是:當一個項目經歷了沒有任何實質性回調的瘋狂拉升,其市值達到了與其基本面完全不符的不合理高度時,就必然會經歷一個殘酷的洗盤回調過程,以清洗前期的獲利盤。他以 PNUT 和 TRUMP 為例,解釋了自己的做空決策。這兩個項目在上线所有主流交易所後,都經歷了短期的強勢拉升,但沒有任何洗盤跡象。在他看來,這種“無回調的上漲”本身就是最危險的信號,為低倍槓杆做空提供了極高的盈虧比和確定性。 就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殺機。

在加密貨幣這個充滿造富神話與瞬間破產的修羅場,一位 ID 為「如果我不懂」的 95 後交易員,用智慧和努力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他從傳統貿易轉戰幣圈,九個月就登頂合約榜一,狂賺千萬美金,簡直比連續中幾次ตรวจหวย頭獎還讓人難以置信!這為無數在市場中沉浮的參與者,提供了極具衝擊力與參考價值的樣本,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到這個神秘的交易員。

5.1 慘痛回憶:幾百萬美金的歸零啟示錄

「我曾在 5.1 假期,連續五六天沒怎麼睡覺,一天看盤 20 小時,結果把幾百萬美金全部虧光。」說起這段經歷,「如果我不懂」的語氣中沒有太多波瀾,仿佛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但正是這場刻骨銘心的爆倉,讓他真正認識到市場的殘酷與無情。「虧損才能真正磨煉你的心性。如果你的 U 依然在帳戶裡,在切實改變你的生活之前,你的單子依然沒有平倉。」這句話,成了他交易生涯中最重要的座右銘,也警醒著無數在市場中迷失方向的交易者。這段經歷,就像是武俠小說中主角掉落懸崖,看似絕望,卻往往伴隨著絕世武功的發現。

從亞馬遜到幣圈:一場華麗的冒險

1996 年出生的「如果我不懂」,最初並非幣圈人士,而是一位經營亞馬遜店鋪的跨境電商創業者。2020 年,SHIB 的瘋狂與 AXS (Axie Infinity) 的崛起,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他的世界,讓他窺見了加密世界的魔力。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時勢造英雄」,一個不經意的機會,就可能徹底改變人生的軌跡。他的人生軌跡,從此與這個 24 小時不眠的市場緊密相連。就像馬斯克毅然決然的投入電動車領域一樣,有時候,一個看似不相關的選擇,反而能開啟一片全新的天地。

GameFi 淘金:初嘗勝果的喜悅與風險

與許多衝動的投機者不同,「如果我不懂」的入場帶著實業家的嚴謹與勤奮。白天,他處理店鋪的日常運營;而從晚上 7 點到凌晨 2 點,則全身心投入到對鏈上項目的研究中。這種工作狂的模式,簡直比鴻海除息日還讓人緊張!他的起點資金微不足道——僅用 7000 元人民幣購買 AXS,卻意外獲得了數倍的回報,這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就像是買彩票中了頭獎,讓人瞬間覺得人生充滿了希望。

初嘗甜頭後,「如果我不懂」帶著約 3 到 5 萬元人民幣的本金,正式踏上了“鏈上掘金”之旅。他精准地抓住了 2021 年的 GameFi 浪潮,那是一個將 DeFi 金融模型遊戲化的時代。他沒有滿足於淺嘗輒止,而是花了數月時間,幾乎玩遍了市面上所有的 GameFi 項目,深入研究其經濟模型和社區玩法。這份極致的投入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在 Radio Caca、BinaryX、Cryptominers、農民世界等項目中,他以小博大,將幾萬元的本金滾雪球般地變成了人生的第一個 100 萬元。這桶金不僅是財富的積累,更是他通過深度研究驗證自己邏輯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就像 Damian Lillard 在 NBA 比賽中投進壓哨球一樣,那一刻的成就感,足以讓人忘記所有的艱辛。

2022 崩盤:天堂到地獄的一夜

然而,手握數百萬現金,對於一個剛畢業兩三年的年輕人來說,心態也發生了變化。2022 年 5 月,市場風雲突變,以太坊從 3700 美元斷崖式暴跌至 800 美元,其慘烈程度甚至超過了“ 519 黑天鵝”事件。在市場趨勢面前,他不斷加倉,豪賭反彈,試圖用資金對抗整個市場的下行洪流,結果可想而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他的資產倉位回撤超過 95% ,幾百萬現金幾乎蒸發殆盡,一夜回到原點。這次爆裂式的虧損,成為他交易生涯中最深刻、最痛苦的一課。這就像是皇家馬德里對尤文圖斯(Real Madrid đấu với Juventus)的比賽中,在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逆轉,那種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感覺,讓人難以承受。

東山再起:敬畏市場,重拾信心

“現實中更努力,才能真正把流動性帶到 Web3。” 在經歷爆倉後,他並未一蹶不振,而是選擇重新投入互聯網創業。依靠主業帶來的穩定收入,他逐步積累資金,最終實現東山再起。這種韌性,簡直可以媲美諾瓦克·喬科維奇在網球場上的頑強鬥志。對於再次進入區塊鏈市場,他始終堅持一個核心原則:有足量淨值的本金投入,入場資金起碼應在幾萬元人民幣以上,且不能負債,否則會讓投資心態發生變化。

“一定要敬畏市場,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從此,他的交易風格徹底轉變——不再去猜測市場的頂和底,而是專注於那些能夠依靠嚴密策略和清晰邏輯賺到的錢,並坦然接受市場可能發生的一切情況。從痛苦中清醒,「如果我不懂」开始了真正的蛻變。他抓住了 2023 年的 BRC-20 銘文和隨後的 MEME 幣浪潮,完成了第二次驚人的資本積累,拿到了第一個 A 8 結果。這一次,他不再是那個盲目自信的賭徒,而是一個策略清晰、邏輯嚴密的獵手。就像是經驗豐富的獵人,不再盲目追逐獵物,而是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Neiro 一役:逆勢做多的財富密碼

他最大的一筆鏈上盈利,是在別人做空的時候,他逆勢做多了 neiro。同時,他也在鏈上布局了 Neiro,光是在現貨部分就帶來約 500 萬美金的收益。回顧最初的买入動機,並非單純出於短期套利的預期,而他對 Neiro 所代表的那種社區共識所打動。

“為什麼我會選擇做多它?是因為我在評估每一次交易時,都會參考一些“標杆物”。當時像 BONK、BOME 這些上线現貨的 MEME 項目,它們的 FDV(完全稀釋市值)基本都在 10 億美元左右,有些甚至更高,能到 20 億、 30 億。那麼像 neiro 這樣本身 IP 也不錯的項目,我認為它完全有可能達到類似的標杆市值。所以,在它上线之後,儘管很多人選擇做空,我依然堅定做多,並且這一波也確實拿到了它衝到 10 億市值的位置。這是我在 MEME 板塊實現的第一波大幅盈利。”他分享稱。這就像是在 aaa 頒獎典禮上,一個原本不被看好的新人,卻憑藉實力一鳴驚人,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PNUT、TRUMP:順勢做空的精準獵殺

此後,他順勢做空了 PNUT,還有 TRUMP,拿到了更多結果。 這種操作,簡直比陳雷的歌聲還讓人感到震撼!在他看來,市場永遠不缺乏機會,只是缺少發現機會的眼睛和果斷出手的勇氣。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 9 個月中,他的合約交易盈利超過了 1000 萬美金。今年 6 月,單筆 ETH 交易止盈達到了 750 萬美元。這個成績,足以讓無數交易員望塵莫及,也證明了「如果我不懂」的實力並非偶然。

「共識」交易系統:拒絕技術迷信,擁抱人性洞察

在「如果我不懂」看來,交易並非玄學,而是一套可以被解構和學習的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並非追逐最前沿的技術或最複雜的指標,而是回歸商業與人性的本質——共識。他用千萬美金的實盤战績,證明了這個看似簡單卻極其深刻的交易哲學。就像是學習武功,最終要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返璞歸真。

買幣的底層邏輯:共識至上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买幣的底層邏輯:“一個代幣之所以能上漲,不是因為它技術有多牛,而是因為‘有人相信它值這么高’。” 這句話,簡直比惠利在電視劇裡的演技還真實!他認為交易員的核心任務,就是成為一個敏銳的“共識獵手”——不斷地去尋找、判斷、並驗證市場上哪裏能夠產生、匯聚並引爆這種強大的共識。技術、敘事、社區,都只是形成共識的工具和載體。就像是蓋房子,技術是磚瓦,敘事是設計圖,社區是地基,而共識,才是讓房子屹立不倒的靈魂。

跟隨流動性:時代機遇的敏銳捕捉

如何發現共識的萌芽?「如果我不懂」的答案是:跟隨流動性。他將視野從 Crypto 內部放大到整個宏觀經濟。“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會。早年是投資工廠,後來是买房。到我畢業時,這些機會已經不多了。我看到錢都在往 crypto 方向湧,就知道機會在這裏。”在 Crypto 內部,這個邏輯同樣適用。他緊密追蹤那些能夠突破流動性瓶頸、做到 10 億美金市值的“範式型項目”,並密切關注其引發的第二波、第三波浪潮。因為這些項目定義了新的財富效應,資金和注意力自然會隨之而來。就像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哪裏有水草,就往哪裏遷徙。

三大浪潮解碼:GameFi、銘文、MEME

他的崛起之路,完美印證了其賽道切換心法。他清晰地剖析了三輪主要浪潮的內在邏輯:第一波(GameFi):DeFi 的遊戲化包裝。他認為 GameFi 的本質是將“DeFi 質押賺 APR”的枯燥過程,包裝成“打金”的遊戲,本質上是 DeFi 2.0 。他靠着深入研究其經濟模型,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就像是給藥丸裹上糖衣,讓原本苦澀的 DeFi 變得更容易入口。

第二波(銘文/BRC-20):短周期的“助力經濟學”。他將其本質歸結為一種依賴“更多人知道、更多資金進入”來維持的“龐氏模型”。但他敏銳地指出了其致命缺陷:與 ICO 不同,銘文的費用給了礦工,而礦工沒有拉盤的義務。這注定了它是一個短周期的造富機會。因此,他在 Avalanche 銘文上獲利十倍後,便快速清倉離場。這種果斷,簡直比 jet SL Super C 的加速還快!就像是煙花,雖然絢爛,但終究短暫。

第三波(MEME):Solana 催生的 FOMO 情緒延伸。他認為 MEME 與銘文邏輯相似,屬於注意力經濟學的傳導,是 Solana 鏈上造富效應的延續,並被 Pump.fun 等平臺進一步催化。他的千萬級盈利正是在此階段實現。經典一役是在 neiro 項目上,他參考 BONK 等已達 10 億美金市值的 MEME 作為“標杆物”,在衆人看空時堅定做多,最終成功捕獲了其衝向 10 億市值的巨大漲幅。就像是抓住了獨角獸的尾巴,一飛沖天。

做空的藝術:崩盤前的精準預判

「如果我不懂」不僅擅長做多,其做空邏輯同樣清晰而致命。他認為,做空的最佳時機,源於對市場情緒的精准把握。核心邏輯是:當一個項目經歷了沒有任何實質性回調的瘋狂拉升,其市值達到了與其基本面完全不符的不合理高度時,就必然會經歷一個殘酷的洗盤回調過程,以清洗前期的獲利盤。他以 PNUT 和 TRUMP 為例,解釋了自己的做空決策。這兩個項目在上线所有主流交易所後,都經歷了短期的強勢拉升,但沒有任何洗盤跡象。在他看來,這種“無回調的上漲”本身就是最危險的信號,為低倍槓杆做空提供了極高的盈虧比和確定性。 就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殺機。

從小白到高手:一部手機也能搞定的實操手冊

“我的經歷無法復制,但我的心得、模式和抓住機會的方法論可以分享。”「如果我不懂」將自己的經驗提煉成了一套極具操作性的實战手冊。這套手冊的核心,是強調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系統化的學習和實踐,構建屬於自己的交易體系。就像是武林秘籍,雖然不能讓人直接變成高手,但卻能指引方向,少走彎路。

自學成才:區塊鏈世界的生存法則

只能是“在無人區獨自成長”。他堅信,區塊鏈行業注定是一個自學的過程,因為信息迭代太快,沒有人能手把手教你。他自己便是通過每晚 7 點到凌晨 2 點的刻苦研究,親自實踐、親自虧錢,才換來寶貴的一手經驗。 這種學習方式,簡直比準備漢光演習還辛苦!就像是黑暗森林,只有不斷探索,才能找到生存的法則。他提供了兩種高效的信息過濾方法:第一,KOL 篩選法。與其盲目關注海量信息,不如找到那些能夠最早發現並推廣潛力項目的 KOL。關注他們,等於讓他們幫你完成了第一輪信息篩選,極大提升效率。比如泰國動物園的河馬,就是他通過 KOL 找到的。第二,社區深潛法。深入項目的 Discord、Telegram 等社區,是判斷項目生命力的核心。一個真正有活力的社區,會有真實的討論、及時的問答和積極的情緒。反之,如果社區裏充斥着機器人和水軍,則說明其共識基礎是虛假的。就像是潛入敵營,了解真實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KOL 篩選 & 社區深潛:信息過濾的雙管齊下

提到 KOL 篩選,就不得不說說林裕凱,他可是幣圈 KOL 的代表人物之一。找到像他這樣有洞察力的 KOL,就像是找到了寶藏。而社區深潛,則需要像李忠熙一樣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在魚龍混雜的社群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這種雙管齊下的信息過濾方式,簡直比 jet 的引擎還強勁!

精準入場 & 明確出場:在無人問津時布局,在人聲鼎沸時離場

如何才能“在無人問津時布局,在人聲鼎沸時離場”?。這句投資界的古老格言,被他賦予了清晰的、可操作的信號定義: 1)關於精准入場信號。 當你看到一個項目,團隊在社交媒體上持續活躍,路线圖清晰,產品功能也逐步落地,但大衆市場還沒有意識到它的巨大潛力時,就是最佳的早期入場時機。2)關於明確出場信號: 當項目的熱度被市場普遍認知,FOMO 情緒徹底爆發,媒體和社區都在討論它,其市值已經對標甚至超越了同類標杆項目時,就說明風險正在積聚,應該考慮分批出場了。就像是預測天氣,在烏雲密布之前做好準備,才能避免被暴雨淋濕。

3)獨家輔助指標: 他還會觀察一些宏觀關聯指標作為“金絲雀”,例如 USDC 發行方 Circle 的股價變化,可以作為判斷整體市場情緒或預期的參考。消息面,更多來講是兩個作用,一個是讓你判斷預期,一個是讓你做防守。這種操作,簡直比朱亞虎的分析還精準!

保住本金:東山再起的唯一機會

保住本金,才有翻盤的資格 ——這是他從虧損的痛苦中提煉出的最高鐵律。他強調,永遠不要讓自己的全部倉位承受巨大風險,必須永遠保留 30% 到 50% 的本金,這是能夠在下個周期東山再起的“革命火種”。 就像是打仗,永遠要留有後備力量,才能應對突發情況。

倉位管理:小資金的激進,大資金的穩健

他給出的倉位管理分層策略: 1)小資金(數萬人民幣以內):可以更激進,比如全倉投入 Meme 賽道,但必須分散到不同的代幣。同時,對單個項目的持倉比例最好不要超過其總量的 1% ,以避免被項目方或主力資金識別並針對性洗盤。

2)大資金:安全性永遠是第一位的。他明確指出,自己做山寨幣相關的合約,倉位一般不會超過 10 到 20 萬美金。因為一旦超過這個量級,市場的流動性就會成為問題,你的頭寸很容易被對手盤的做市商計算出平倉成本,從而被精准狙擊。他推薦大資金的大部分比例進行周期性交易,或者震蕩行情下走量化策略。

3)通用建倉節奏(“四分之一倉”策略):這是一個攻守兼備的建倉方法。先投入 25% 的資金入場;如果趨勢與預期不符,再動用 25% 的資金在更理想的位置補倉;剩下的 50% 作為战略預備隊,必須保留,等待市場壓力完全釋放或出現確定性極高的機會時再動用。這種倉位管理策略,簡直比諸葛亮的空城計還巧妙!

K線、MACD:交易員的通用語言

此外,他認為,交易員必須掌握交易的“通用語言”,即 K 线形態、MACD、KDJ、RSI 等基礎技術指標。但他也強調,這些都只能作為輔助工具。 就像是學習外語,掌握基礎詞彙和語法,才能更好地交流。

獨家心法:盤面情緒的量化解讀

在此之上,他發展出了自己獨家的心法和策略。他將抽象的“盤面情緒”或“盤感”,量化為一個可觀察的指標——“動能”。他舉例:美股开盤,比特幣上漲 0.1% ,如果此時以太坊同步上漲 0.5% ,則說明以太坊的動能非常強勁;反之,若以太坊不漲反跌,則動能偏弱。通過觀察一個趨勢周期內不同資產的聯動反應,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市場情緒的強弱。 就像是醫生診斷病情,通過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限價單:黑天鵝接單流

為了獲得更好的成本和更高的盈虧比,他極力推薦使用限價單而非市價單。比如多單,他會採用“黑天鵝接單流”。在市場的極度恐慌中,於事先計算好的關鍵技術支撐位或心理支撐位部署限價單,接住那些被非理性拋售的“帶血籌碼”。空單,他則會在關鍵的壓力位部署限價單。如果價格強勢突破並站穩該位置,就果斷止損離場;但只要價格未能突破,這筆交易的潛在回報將遠大於止損的風險。 就像是漁夫撒網,耐心等待大魚上鉤。

在加密貨幣這個充滿造富神話與瞬間破產的修羅場,一位 ID 為「如果我不懂」的 95 後交易員,用智慧和努力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他從傳統貿易轉戰幣圈,九個月就登頂合約榜一,狂賺千萬美金,簡直比連續中幾次ตรวจหวย頭獎還讓人難以置信!這為無數在市場中沉浮的參與者,提供了極具衝擊力與參考價值的樣本,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到這個神秘的交易員。

5.1 慘痛回憶:幾百萬美金的歸零啟示錄

「我曾在 5.1 假期,連續五六天沒怎麼睡覺,一天看盤 20 小時,結果把幾百萬美金全部虧光。」說起這段經歷,「如果我不懂」的語氣中沒有太多波瀾,仿佛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但正是這場刻骨銘心的爆倉,讓他真正認識到市場的殘酷與無情。「虧損才能真正磨煉你的心性。如果你的 U 依然在帳戶裡,在切實改變你的生活之前,你的單子依然沒有平倉。」這句話,成了他交易生涯中最重要的座右銘,也警醒著無數在市場中迷失方向的交易者。這段經歷,就像是武俠小說中主角掉落懸崖,看似絕望,卻往往伴隨著絕世武功的發現。

從亞馬遜到幣圈:一場華麗的冒險

1996 年出生的「如果我不懂」,最初並非幣圈人士,而是一位經營亞馬遜店鋪的跨境電商創業者。2020 年,SHIB 的瘋狂與 AXS (Axie Infinity) 的崛起,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他的世界,讓他窺見了加密世界的魔力。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時勢造英雄」,一個不經意的機會,就可能徹底改變人生的軌跡。他的人生軌跡,從此與這個 24 小時不眠的市場緊密相連。就像馬斯克毅然決然的投入電動車領域一樣,有時候,一個看似不相關的選擇,反而能開啟一片全新的天地。

GameFi 淘金:初嘗勝果的喜悅與風險

與許多衝動的投機者不同,「如果我不懂」的入場帶著實業家的嚴謹與勤奮。白天,他處理店鋪的日常運營;而從晚上 7 點到凌晨 2 點,則全身心投入到對鏈上項目的研究中。這種工作狂的模式,簡直比鴻海除息日還讓人緊張!他的起點資金微不足道——僅用 7000 元人民幣購買 AXS,卻意外獲得了數倍的回報,這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就像是買彩票中了頭獎,讓人瞬間覺得人生充滿了希望。

初嘗甜頭後,「如果我不懂」帶著約 3 到 5 萬元人民幣的本金,正式踏上了“鏈上掘金”之旅。他精准地抓住了 2021 年的 GameFi 浪潮,那是一個將 DeFi 金融模型遊戲化的時代。他沒有滿足於淺嘗輒止,而是花了數月時間,幾乎玩遍了市面上所有的 GameFi 項目,深入研究其經濟模型和社區玩法。這份極致的投入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在 Radio Caca、BinaryX、Cryptominers、農民世界等項目中,他以小博大,將幾萬元的本金滾雪球般地變成了人生的第一個 100 萬元。這桶金不僅是財富的積累,更是他通過深度研究驗證自己邏輯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就像 Damian Lillard 在 NBA 比賽中投進壓哨球一樣,那一刻的成就感,足以讓人忘記所有的艱辛。

2022 崩盤:天堂到地獄的一夜

然而,手握數百萬現金,對於一個剛畢業兩三年的年輕人來說,心態也發生了變化。2022 年 5 月,市場風雲突變,以太坊從 3700 美元斷崖式暴跌至 800 美元,其慘烈程度甚至超過了“ 519 黑天鵝”事件。在市場趨勢面前,他不斷加倉,豪賭反彈,試圖用資金對抗整個市場的下行洪流,結果可想而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他的資產倉位回撤超過 95% ,幾百萬現金幾乎蒸發殆盡,一夜回到原點。這次爆裂式的虧損,成為他交易生涯中最深刻、最痛苦的一課。這就像是皇家馬德里對尤文圖斯(Real Madrid đấu với Juventus)的比賽中,在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逆轉,那種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感覺,讓人難以承受。

東山再起:敬畏市場,重拾信心

“現實中更努力,才能真正把流動性帶到 Web3。” 在經歷爆倉後,他並未一蹶不振,而是選擇重新投入互聯網創業。依靠主業帶來的穩定收入,他逐步積累資金,最終實現東山再起。這種韌性,簡直可以媲美諾瓦克·喬科維奇在網球場上的頑強鬥志。對於再次進入區塊鏈市場,他始終堅持一個核心原則:有足量淨值的本金投入,入場資金起碼應在幾萬元人民幣以上,且不能負債,否則會讓投資心態發生變化。

“一定要敬畏市場,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從此,他的交易風格徹底轉變——不再去猜測市場的頂和底,而是專注於那些能夠依靠嚴密策略和清晰邏輯賺到的錢,並坦然接受市場可能發生的一切情況。從痛苦中清醒,「如果我不懂」开始了真正的蛻變。他抓住了 2023 年的 BRC-20 銘文和隨後的 MEME 幣浪潮,完成了第二次驚人的資本積累,拿到了第一個 A 8 結果。這一次,他不再是那個盲目自信的賭徒,而是一個策略清晰、邏輯嚴密的獵手。就像是經驗豐富的獵人,不再盲目追逐獵物,而是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Neiro 一役:逆勢做多的財富密碼

他最大的一筆鏈上盈利,是在別人做空的時候,他逆勢做多了 neiro。同時,他也在鏈上布局了 Neiro,光是在現貨部分就帶來約 500 萬美金的收益。回顧最初的买入動機,並非單純出於短期套利的預期,而他對 Neiro 所代表的那種社區共識所打動。

“為什麼我會選擇做多它?是因為我在評估每一次交易時,都會參考一些“標杆物”。當時像 BONK、BOME 這些上线現貨的 MEME 項目,它們的 FDV(完全稀釋市值)基本都在 10 億美元左右,有些甚至更高,能到 20 億、 30 億。那麼像 neiro 這樣本身 IP 也不錯的項目,我認為它完全有可能達到類似的標杆市值。所以,在它上线之後,儘管很多人選擇做空,我依然堅定做多,並且這一波也確實拿到了它衝到 10 億市值的位置。這是我在 MEME 板塊實現的第一波大幅盈利。”他分享稱。這就像是在 aaa 頒獎典禮上,一個原本不被看好的新人,卻憑藉實力一鳴驚人,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PNUT、TRUMP:順勢做空的精準獵殺

此後,他順勢做空了 PNUT,還有 TRUMP,拿到了更多結果。 這種操作,簡直比陳雷的歌聲還讓人感到震撼!在他看來,市場永遠不缺乏機會,只是缺少發現機會的眼睛和果斷出手的勇氣。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 9 個月中,他的合約交易盈利超過了 1000 萬美金。今年 6 月,單筆 ETH 交易止盈達到了 750 萬美元。這個成績,足以讓無數交易員望塵莫及,也證明了「如果我不懂」的實力並非偶然。

「共識」交易系統:拒絕技術迷信,擁抱人性洞察

在「如果我不懂」看來,交易並非玄學,而是一套可以被解構和學習的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並非追逐最前沿的技術或最複雜的指標,而是回歸商業與人性的本質——共識。他用千萬美金的實盤战績,證明了這個看似簡單卻極其深刻的交易哲學。就像是學習武功,最終要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返璞歸真。

買幣的底層邏輯:共識至上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买幣的底層邏輯:“一個代幣之所以能上漲,不是因為它技術有多牛,而是因為‘有人相信它值這么高’。” 這句話,簡直比惠利在電視劇裡的演技還真實!他認為交易員的核心任務,就是成為一個敏銳的“共識獵手”——不斷地去尋找、判斷、並驗證市場上哪裏能夠產生、匯聚並引爆這種強大的共識。技術、敘事、社區,都只是形成共識的工具和載體。就像是蓋房子,技術是磚瓦,敘事是設計圖,社區是地基,而共識,才是讓房子屹立不倒的靈魂。

跟隨流動性:時代機遇的敏銳捕捉

如何發現共識的萌芽?「如果我不懂」的答案是:跟隨流動性。他將視野從 Crypto 內部放大到整個宏觀經濟。“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會。早年是投資工廠,後來是买房。到我畢業時,這些機會已經不多了。我看到錢都在往 crypto 方向湧,就知道機會在這裏。”在 Crypto 內部,這個邏輯同樣適用。他緊密追蹤那些能夠突破流動性瓶頸、做到 10 億美金市值的“範式型項目”,並密切關注其引發的第二波、第三波浪潮。因為這些項目定義了新的財富效應,資金和注意力自然會隨之而來。就像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哪裏有水草,就往哪裏遷徙。

三大浪潮解碼:GameFi、銘文、MEME

他的崛起之路,完美印證了其賽道切換心法。他清晰地剖析了三輪主要浪潮的內在邏輯:第一波(GameFi):DeFi 的遊戲化包裝。他認為 GameFi 的本質是將“DeFi 質押賺 APR”的枯燥過程,包裝成“打金”的遊戲,本質上是 DeFi 2.0 。他靠着深入研究其經濟模型,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就像是給藥丸裹上糖衣,讓原本苦澀的 DeFi 變得更容易入口。

第二波(銘文/BRC-20):短周期的“助力經濟學”。他將其本質歸結為一種依賴“更多人知道、更多資金進入”來維持的“龐氏模型”。但他敏銳地指出了其致命缺陷:與 ICO 不同,銘文的費用給了礦工,而礦工沒有拉盤的義務。這注定了它是一個短周期的造富機會。因此,他在 Avalanche 銘文上獲利十倍後,便快速清倉離場。這種果斷,簡直比 jet SL Super C 的加速還快!就像是煙花,雖然絢爛,但終究短暫。

第三波(MEME):Solana 催生的 FOMO 情緒延伸。他認為 MEME 與銘文邏輯相似,屬於注意力經濟學的傳導,是 Solana 鏈上造富效應的延續,並被 Pump.fun 等平臺進一步催化。他的千萬級盈利正是在此階段實現。經典一役是在 neiro 項目上,他參考 BONK 等已達 10 億美金市值的 MEME 作為“標杆物”,在衆人看空時堅定做多,最終成功捕獲了其衝向 10 億市值的巨大漲幅。就像是抓住了獨角獸的尾巴,一飛沖天。

做空的藝術:崩盤前的精準預判

「如果我不懂」不僅擅長做多,其做空邏輯同樣清晰而致命。他認為,做空的最佳時機,源於對市場情緒的精准把握。核心邏輯是:當一個項目經歷了沒有任何實質性回調的瘋狂拉升,其市值達到了與其基本面完全不符的不合理高度時,就必然會經歷一個殘酷的洗盤回調過程,以清洗前期的獲利盤。他以 PNUT 和 TRUMP 為例,解釋了自己的做空決策。這兩個項目在上线所有主流交易所後,都經歷了短期的強勢拉升,但沒有任何洗盤跡象。在他看來,這種“無回調的上漲”本身就是最危險的信號,為低倍槓杆做空提供了極高的盈虧比和確定性。 就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殺機。

從小白到高手:一部手機也能搞定的實操手冊

“我的經歷無法復制,但我的心得、模式和抓住機會的方法論可以分享。”「如果我不懂」將自己的經驗提煉成了一套極具操作性的實战手冊。這套手冊的核心,是強調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系統化的學習和實踐,構建屬於自己的交易體系。就像是武林秘籍,雖然不能讓人直接變成高手,但卻能指引方向,少走彎路。

自學成才:區塊鏈世界的生存法則

只能是“在無人區獨自成長”。他堅信,區塊鏈行業注定是一個自學的過程,因為信息迭代太快,沒有人能手把手教你。他自己便是通過每晚 7 點到凌晨 2 點的刻苦研究,親自實踐、親自虧錢,才換來寶貴的一手經驗。 這種學習方式,簡直比準備漢光演習還辛苦!就像是黑暗森林,只有不斷探索,才能找到生存的法則。他提供了兩種高效的信息過濾方法:第一,KOL 篩選法。與其盲目關注海量信息,不如找到那些能夠最早發現並推廣潛力項目的 KOL。關注他們,等於讓他們幫你完成了第一輪信息篩選,極大提升效率。比如泰國動物園的河馬,就是他通過 KOL 找到的。第二,社區深潛法。深入項目的 Discord、Telegram 等社區,是判斷項目生命力的核心。一個真正有活力的社區,會有真實的討論、及時的問答和積極的情緒。反之,如果社區裏充斥着機器人和水軍,則說明其共識基礎是虛假的。就像是潛入敵營,了解真實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KOL 篩選 & 社區深潛:信息過濾的雙管齊下

提到 KOL 篩選,就不得不說說林裕凱,他可是幣圈 KOL 的代表人物之一。找到像他這樣有洞察力的 KOL,就像是找到了寶藏。而社區深潛,則需要像李忠熙一樣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在魚龍混雜的社群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這種雙管齊下的信息過濾方式,簡直比 jet 的引擎還強勁!

精準入場 & 明確出場:在無人問津時布局,在人聲鼎沸時離場

如何才能“在無人問津時布局,在人聲鼎沸時離場”?。這句投資界的古老格言,被他賦予了清晰的、可操作的信號定義: 1)關於精准入場信號。 當你看到一個項目,團隊在社交媒體上持續活躍,路线圖清晰,產品功能也逐步落地,但大衆市場還沒有意識到它的巨大潛力時,就是最佳的早期入場時機。2)關於明確出場信號: 當項目的熱度被市場普遍認知,FOMO 情緒徹底爆發,媒體和社區都在討論它,其市值已經對標甚至超越了同類標杆項目時,就說明風險正在積聚,應該考慮分批出場了。就像是預測天氣,在烏雲密布之前做好準備,才能避免被暴雨淋濕。

3)獨家輔助指標: 他還會觀察一些宏觀關聯指標作為“金絲雀”,例如 USDC 發行方 Circle 的股價變化,可以作為判斷整體市場情緒或預期的參考。消息面,更多來講是兩個作用,一個是讓你判斷預期,一個是讓你做防守。這種操作,簡直比朱亞虎的分析還精準!

保住本金:東山再起的唯一機會

保住本金,才有翻盤的資格 ——這是他從虧損的痛苦中提煉出的最高鐵律。他強調,永遠不要讓自己的全部倉位承受巨大風險,必須永遠保留 30% 到 50% 的本金,這是能夠在下個周期東山再起的“革命火種”。 就像是打仗,永遠要留有後備力量,才能應對突發情況。

倉位管理:小資金的激進,大資金的穩健

他給出的倉位管理分層策略: 1)小資金(數萬人民幣以內):可以更激進,比如全倉投入 Meme 賽道,但必須分散到不同的代幣。同時,對單個項目的持倉比例最好不要超過其總量的 1% ,以避免被項目方或主力資金識別並針對性洗盤。

2)大資金:安全性永遠是第一位的。他明確指出,自己做山寨幣相關的合約,倉位一般不會超過 10 到 20 萬美金。因為一旦超過這個量級,市場的流動性就會成為問題,你的頭寸很容易被對手盤的做市商計算出平倉成本,從而被精准狙擊。他推薦大資金的大部分比例進行周期性交易,或者震蕩行情下走量化策略。

3)通用建倉節奏(“四分之一倉”策略):這是一個攻守兼備的建倉方法。先投入 25% 的資金入場;如果趨勢與預期不符,再動用 25% 的資金在更理想的位置補倉;剩下的 50% 作為战略預備隊,必須保留,等待市場壓力完全釋放或出現確定性極高的機會時再動用。這種倉位管理策略,簡直比諸葛亮的空城計還巧妙!

K線、MACD:交易員的通用語言

此外,他認為,交易員必須掌握交易的“通用語言”,即 K 线形態、MACD、KDJ、RSI 等基礎技術指標。但他也強調,這些都只能作為輔助工具。 就像是學習外語,掌握基礎詞彙和語法,才能更好地交流。

獨家心法:盤面情緒的量化解讀

在此之上,他發展出了自己獨家的心法和策略。他將抽象的“盤面情緒”或“盤感”,量化為一個可觀察的指標——“動能”。他舉例:美股开盤,比特幣上漲 0.1% ,如果此時以太坊同步上漲 0.5% ,則說明以太坊的動能非常強勁;反之,若以太坊不漲反跌,則動能偏弱。通過觀察一個趨勢周期內不同資產的聯動反應,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市場情緒的強弱。 就像是醫生診斷病情,通過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限價單:黑天鵝接單流

為了獲得更好的成本和更高的盈虧比,他極力推薦使用限價單而非市價單。比如多單,他會採用“黑天鵝接單流”。在市場的極度恐慌中,於事先計算好的關鍵技術支撐位或心理支撐位部署限價單,接住那些被非理性拋售的“帶血籌碼”。空單,他則會在關鍵的壓力位部署限價單。如果價格強勢突破並站穩該位置,就果斷止損離場;但只要價格未能突破,這筆交易的潛在回報將遠大於止損的風險。 就像是漁夫撒網,耐心等待大魚上鉤。

交易的終局:慢富為王,逆人性的修行

當交易從技巧上升到哲學,最終考驗的不再是模型或工具,而是交易者對人性、財富和自我的認知。「如果我不懂」的分享,最終回歸到了這場“九死一生”遊戲的核心——一場逆人性的內心修行。就像是修煉武功,最終要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

貪婪與穩健:交易員的兩種極端

他認為,成功的交易員可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一種是極致的貪婪,另一種是極致的穩健。他將自己歸類為後者,但這種穩健並非保守。他的選擇是:在日常交易中保持穩健,但在確定性極高的關鍵時刻,保持必要的貪婪。這種平衡,就像是太極,陰陽相濟,剛柔並濟。

梭哈的藝術:認知高度自信的體現

“不梭哈的話,你根本拿不到這樣的結果。”他坦言。但這種“梭哈”並非無腦的賭博,而是在完成了所有邏輯推演和風險評估後,對自己認知的高度自信和全力押注。當前,這種重倉操作更多偏向現貨,合約則只在兩種情況下使用:短线捕捉流動性缺口,或在大周期下使用 3 倍以下低槓杆做長期布局。 這種梭哈,就像是項羽的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

財富與生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巨額的財富似乎並未改變他的生活軌跡。他分享道,自己的生活基本沒有變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因成就而沾沾自喜或進行不合理的消費。他依然會在乎錢花得“質量”,會為性價比买單,一個人喫不完的飯依然會打包帶走。這種對物欲的克制和對生活的平常心,或許正是他能穿越牛熊、守住利潤的重要心性基礎。這就像是鹿兒島的火山灰,看似毫無價值,卻能孕育出肥沃的土地。

授人以漁:拒絕帶單,分享經驗

面對無數追隨者,他選擇了拒絕“帶單”這種看似最直接的變現方式。他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帶單模式更像是一種基金理財,無法復制真正的交易能力,也無法適應每個人的風險偏好和性格。他更愿意分享自己的分析方法、思考模式和失敗經驗,希望幫助更多人建立自己的交易體系,抓住屬於他們自己的機會。就像孔子傳道授業解惑,希望學生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負債交易:萬萬不可觸碰的紅線

在訪談的最後,他給出了自己最核心、也最沉重的忠告。他收到了許多負債者的私信,對此,他極度不推薦負債交易。

“一旦你有負債,你的能夠承受的風險是非常低的,但你面臨的風險卻非常高。”負債會極大地扭曲交易心態,讓人失去等待機會的耐心,最終在市場的正常波動中崩潰。” 就像是身患百日咳的病人,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

耐心:最高的美德

他認為,賺錢,尤其是在交易市場賺錢,本質上是一個等待機會的過程。耐心,是最高的美德。

“像巴菲特說的,沒有人愿意慢慢富有。所以,你得逆掉這個人性,愿意等待時間讓你變富有。慢富為王。”

這句充滿哲理的話,不僅是他對自己交易生涯的總結,也是對所有市場參與者的終極提醒。在這場與貪婪、恐懼和人性弱點對抗的無限遊戲中,最終的勝利,屬於那些能與時間做朋友的修行者。就像是亞歷山大·茲維列夫在網球場上,用耐心和毅力戰勝對手一樣。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