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天文台最新消息 暴雨警告與山泥傾瀉風險

文章目录


天文台最新消息 暴雨警告與山泥傾瀉風險

天文台最新消息 暴雨警告與山泥傾瀉風險

暴雨警告再升級!多區水浸風險加劇

昨天(8月4日)傍晚,香港天文台連續發布多組暴雨警告信號,讓人直呼「雨勢有夠誇張」。從「黃雨」一路升級到紅雨,甚至最後直接進入「黑雨」模式,天文台在晚間23時45分針對廣泛地區發出了黑色暴雨警告信號。近幾日已多次出現「黑雨」,真的是下得讓全港居民頭皮發麻。

天文台最新消息 暴雨警告與山泥傾瀉風險

根據天文台的記錄,暴雨集中在九龍和新界東部分地區,部分區域例如沙田、油尖旺,竟然一小時錄得超過70毫米的雨量!這不是在下雨,根本是天空在倒水!天文台還發布提醒,強雷雨可能持續多時,市民若必須外出,務必要小心留意積水和斜坡的情況。

山泥傾瀉警告生效:西貢東部出現極端雨量

講到山泥傾瀉的風險,就真的「母湯」了。今天凌晨2時15分,天文台直接祭出山泥傾瀉警告,並針對西貢東部相關區域發出特別提示。據了解,這區域的雨量實在是誇張,帶來的危險不只是水浸,連山泥傾瀉都有可能隨時爆發。

西貢市民被提醒,千萬不要靠近斜坡了,尤其是近幾日的暴雨讓大地被灌水得快撐不住,隨時就有整片泥土往下滑的可能。天文台建議,若發現身邊已有山泥傾瀉的徵兆,應立即撤離並報警。安全第一,有些人可能對警告嗤之以鼻,但這真的不是開玩笑,活著才能杠回家,您說是不是?

「雨團火車」模式:雷雨再度來襲

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早前甚至形容這次雷雨的強度像是「火車一次又一次地推進」。根據雷達圖的即時數據,這場暴雨好像不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甚至直接進到「無限循環模式」,近日更在多次大雨的基底下不停發生。

不少市民已經被這場暴雨折磨得不成人形,早上連行程都不確定能不能安全進行,極端天氣造成的水浸、樹倒、交通癱瘓,通通都可能是一場「雨水杯葛」。暫且不談社會秩序混亂,光路上泥濘不堪的交通情況,就已經讓人「是要怎麼上班啊?」。

特別天氣提示:大雨還會持續到周中

根據天文台的預測,這場暴雨可能會延續到周中才逐漸減弱,下周三才有望看到夏日陽光。暴雨之外,還有瘋狂的強陣風在吹襲香港,天文台提到一些地方如流浮山甚至測得了每小時80公里的陣風速度,簡直像在颱風底下生活。

至於周三(6日)以後,隨著高空反氣旋慢慢增強,天气可能開始轉熱。根據天文台公布的九天天气预报,下周后期有可能重新回到「酷熱模式」,市區气温将直逼33度左右。

渠道清理刻不容緩:水浸危機多到爆

水浸事件堆成山!光是昨天晚间至今天凌晨,渠务署就报告了不少严重的水浸实例。尤其是將軍澳敬賢里的停車場,直接滲水到不行,緊急隊伍派出了龙吸水设备拼命排水,但处理效果究竟如何,仍待观察。其他区域,如鯉鱼门道茶果岭、清水湾一带,都陆续有不少市民抱怨路径被水瘫痪。

此外,局部地區如大埔塔門和東坪洲的局勢尤為糟糕,提示顯示雨量高达70毫米以上,水浸危機令人膽戰心驚。不少市民著急到Facebook呼籲,「這水再浸下去,我家就快变成水上樂園了!」。

Corol觀點:暴雨背後的香港「城市命題」

你有沒有發現每次一場大暴雨,香港這座繁華的城市就好像被打回原型?城市管理的漏洞,在暴雨下暴露得淋漓盡致。不管是渠道排水系統的疲態,還是不可抗力的極端天氣,整個社會早就預算到會有問題,但每次出事了,大家還是只能手忙腳亂,甚至用「龍吸水」和緊急隊伍擋住人類壓倒性的無助。

我由衷覺得香港天文台和渠务署已经尽力了,可問題是,這座城市的基礎設施跟不上時代需求。雨一大就「母湯」,水一浸就「崩盤」,難道我们只能盲目信仰“看天吃饭”?尤其当暴雨和山泥滑坡变成经常发生时,我们是否能拥有更细致且专业的城市规划,正是每次暴雨后要深刻反思的议题。

分类:其他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