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郭智輝 傾聽傳產心聲與拋關稅解方,經濟部澄清承諾4千億屬誤會 PTT

文章目录


郭智輝 傾聽傳產心聲與拋關稅解方,經濟部澄清承諾4千億屬誤會 PTT

郭智輝 傾聽傳產心聲與拋關稅解方,經濟部澄清承諾4千億屬誤會

傻眼!20%關稅掀襲,傳4千億投資風波?

關稅這件事,真的讓人氣到毛細孔都張開了。美國白宮上週端出給台灣的20%關稅,比日本、韓國的15%整整高出5個百分點,這數字早就讓市場炸鍋。更扯的是,有媒體報導說,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座談會上「承諾」高達4千億美金的投資美國!欸,這是在哈囉嗎?都已經 2025 年了,這種訊息一出,不僅網友崩潰,還搞得業界一頭霧水。

郭智輝 傾聽傳產心聲與拋關稅解方,經濟部澄清承諾4千億屬誤會 PTT

郭智輝:是在比什麼「讓」的份量

先來還原一下郭智輝本尊的原話。他在 8 月 4 日的閉門座談中,提到稅率談判壓力,還丟出幾個假設性問題問業者:「日本韓國之所以拿到15%,是因為他們讓出了農業零關稅。那台灣呢?你們願意讓什麼?」他甚至舉例,如果美方要求4000億美金的投資規模,是政府去兜?還是民間一起來拼?

講得有理有據,但問題是媒體看到「4千億美金」幾個字後就瘋狂放大,直接操作成「郭智輝承諾4千億美金投資」這樣的標題,結果後來被經濟部狠狠打臉:「郭部長根本沒有承諾任何投資金額,只是在舉例!」這新聞差點把大家耍得團團轉。

糾正:政府並非黑箱操作關稅談判

說到台美稅率談判,業界很多人最氣的是,20%關稅到底怎麼整出來的?完全沒有公開透明,甚至被直指是「黑箱操作」。結果行政院閃電回應:「各國政府談稅率,都是遵循國際慣例!」郭智輝也扛起責任,在接下來的座談中強調,目前談判仍有空間,但「談是一定有附帶條件的,不可能沒有」。

這話一出,等於在明示:如果想把關稅談到跟日韓同級,業者可能得付出一定代價,無論是開放美國某些產品進口,還是加碼投資。這段談判的背後,沒人想挑名說破,但答案似乎已呼之欲出。

翻白眼的產業代表們:貼心資助還是空話?

座談會除了關稅問題,還有另一個讓業者皺眉頭的大哉問:新台幣匯率升值直接削弱出口競爭力,這該怎麼辦?郭智輝提了兩條招,第一是輔導企業使用避險工具(聽起來有點抽象),第二是推動新南向市場分散風險(老招被翻出來用)。但業界代表們小聲吐槽,政府資助和技術升級通通聽了好幾年,實際上又能落地多少?這真的是問號滿天飛。

另外,產業界對政府還寄予了一些額外期待,例如降低電價和加速生產技術創新。能不能真的給足力道支持,這才是業界真正的關心點。

Corol觀點:談判焦慮VS誤會放大!郭智輝的挑戰才剛開始

老實說,這一波關稅風波超級考驗郭智輝的危機處理能力。撇開那些放大到誤會的「4千億投資承諾」,真正該被討論的是,台灣為什麼會拿到20%的關稅?是美方真的刻意刁難,還是我們在談判桌上硬不起來?

更讓我心累的是,台灣的企業現在隨著匯率升值,已經快喘不過氣,政府除了喊些過去聽膩的口號,是否該有更具體、更貼地的對策?比如「匯率避險工具」這種說法,老早該問到核心啦,到底幾成企業有能力搞懂避險工具,又有多少是真正能落實?

最後,郭智輝現在背負的,不光是傳產的期待,還有所有台灣人對政府和國際談判能力的疑問。若台美稅率談判再沒新突破,要克服的不僅是企業信心,更可能是整體民意壓力。郭部長,2025年的挑戰才剛開始,祝你能扛得住。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