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拾七石頭火鍋中山店菜單更新,台中昌平分店熱評出爐,石頭火鍋美味新體驗
拾七石頭火鍋中山店菜單更新,台中昌平分店熱評出爐,石頭火鍋美味新體驗
拾七石頭火鍋,輕井澤體系的典型之作
先說拾七。說它是一道火鍋界的「輕井澤野餐」,毫不為過。拾七石頭火鍋隸屬於台中聲名在外的輕井澤餐飲集團,從第一家南屯店開始,主打的就是簡單卻豐富多元的鍋物體驗。店內裝潢,保留了輕井澤一貫的大器外觀,尤其是中山店和崇德路昌平分店,更是擁有明亮又大氣的空間設計。據坊間消息,崇德路上的昌平分店,經常一到晚餐時段,店外那排設置好供候位的椅子總是坐滿人,人氣高到令人咋舌。 拾七石頭火鍋不僅是以空間設計吸引食客,菜單的多樣化和湯頭的特點也讓它成為鍋物界的一朵奇葩。從基本的麻辣鍋、和風鍋,到重度嗜辣者常點的剝皮辣椒鍋,還有限量供應的臭臭豆腐鍋,拾七似乎總能挖掘國人口味的每一個縫隙,正是這樣的「接地氣」,讓它贏得了不少忠實顧客。
中山店菜單更新,吃火鍋也能玩創新
2023年,隨著時代更迭與飲食潮流的變化,拾七中山店對菜單進行了一次更新。可惜原始素材裡沒有更細節的「更新內容」,但根據經驗,像輕井澤集團這種成熟的餐飲品牌,更新多半是為了順應消費者的需求,不外乎是增加創意菜盤、改良湯底風味,或推出一些期間限定的菜色,以便吸引更多食客。 拿拾七以往的菜單來說,基礎價格落在275元起,被歸類為平價個人鍋物。過去的菜單重點在於「清淡不膩」,菜盤加工品很少,但也有食客吐槽,這樣「健康過頭」的菜盤少了火鍋該有的豐富性。中山店這次的菜單更新,或許在菜品、肉品和湯底的選擇上注入更多創意,解決了部分老主顧早先提出的疑慮。
昌平分店的熱評:一場關於石頭火鍋的深入內戰
而提到昌平分店,那才是拾七成功路上的一顆明星!這家分店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坐落於台中北屯區的崇德路三段,交通便捷,讓不少台中居民成為它的回頭客。據原始素材描述,昌平分店因座位安排妥當,翻桌速度快,候位雖然多,但等待時間其實不算太誇張,這些看似瑣碎的小細節,無形中提升了顧客的好感度。 菜盤方面,幾年前的拾七標榜加工品少,而現在2023年的素材中提到,菜盤似乎開始增加一些加工品,這點讓部分老顧客頗為不是滋味。可是,換個角度想,大多數愛吃鍋的食客,其實還是希望看到種類更多樣、口感層次豐富的選擇——以往清湯寡水、清一色健康風,未必能一網打盡所有顧客的胃。 一位直接點評店內主打的梅花豬肉,提到其肉片「邊緣帶筋,口感不柴」,而壽喜燒鍋對部分食客來說偏甜,湯口需要適當調整。這樣的評價,也反映出拾七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若你是偏好重口味或嗜肉星人,菜單上那些「份量感」菜式可能無法完全滿足大胃需求。
告別之痛:熄燈後的拾七,粉絲又怎捨得說再見?
然而,2025年的消息為這篇記錄添了一份傷感。一則無預警公告,宣告輕井澤集團旗下拾七石頭火鍋的三家分店,包括中山、高雄、昌平,將於該年8月停業。消息一出,火鍋迷圈內可謂一片哀嚎。拾七這麼多年來,依靠「平價+高CP值」的形象依然無法扛住經濟壓力,只能選擇熄燈,遣散那些曾經熱愛其臭臭豆腐鍋的狂熱者,也呷了不少老客戶的心。至於未來輕井澤體系是否會推出新品牌和新店址,這依然是個未知數。
Corol觀點:拾七的缺席,真能被取代嗎?
拾七的結束,其實反映了這幾年餐飲品牌的集體困境——市場的競爭不僅激烈,還殘酷。台灣火鍋市場裡,百家爭鳴的時代剛剛拉開戰場,不論是接地氣的個人鍋如嗨嗨鍋、椒麻鍋,還是萬元起跳的高檔和牛鍋,它們各自在不同層次的消費領域廝殺,留給1家品牌存活的空間並不寬松。而拾七的問題,很可能不是味道不行,而是沒有找到和時代相匹配的新模型。 說到底,拾七曾展示過高CP值帶來的市場吸引力,但可惜再精緻的裝潢、再有誠意的菜盤,仍逃不過經營成本與利潤天平的掙扎。作為一個忠實的火鍋人,我只能酸溜溜地想著,那些微博評論裡不捨「剝皮辣椒鍋」的嗜鍋者們,真的無法被拾七以外的火鍋完全取代嗎?還是,只是注定要別家湯底來填補那份不捨?